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我生命里的另一位母亲-婆婆

来源:作者:姬灵芳时间:2017-08-19热度:0

《我生命里的另一位母亲---婆婆》

             

      我有一梦如诗卷,诗卷在思念,我有一梦在黄昏,黄昏看花开,我有一梦在今朝,今朝泪萦绕。花谢花开已三载,情怀常相随。

      在婆婆离开的第一千零二十五个日子里,我不知道怎样用笨拙的手指来敲出思念的文字。

     秋天来了,可夏天的热浪还不肯离去,再过两个多月就是婆婆的三周年纪念日了,我不知道用怎样的方式能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我的婆婆和天下所有慈爱的老人一样,亲切、祥和、朴实、儒雅。她,中等个子,眼睛不大,但充满亲情。脸上横着的皱纹、满头的银发和五寸的颤颤微微的小脚写满了她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沧桑。她像很多母亲一样,吃尽了我们从没尝过的苦头,她的布满老茧,关节变形的手,记载了她对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思念在厨房

    我家的厨房里摆着一个小凳,那是婆婆在时一直就有的,婆婆腿脚不好,在厨房一定要坐着的。现在我到厨房,坐小凳居然成为了一种习惯。

     厨房里有婆婆在老家里请木匠为我们订做一方长一米二,宽一米的核桃木案板,我与婆婆相伴的十三年里,每天回来,婆婆老早就做好了中午饭,菜也洗好切好,只等着我来炒菜,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坐在一起,饭热冷刚好。

    没有婆婆的这两年多的日子,我每天匆匆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到厨房准备做饭,烧上水,坐在小凳上准备择菜,然而到厨房的第一件事居然是坐在小凳上发呆几分钟,然后再寻找看有没有切好的菜,然后再是失望。

每天中午竟然都会这样,这可能也是习惯使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所改变。

    记得刚结婚时,住的是先生单位的宿办楼,三十多平米的小居室,是两室带一个小厨房的那种,简单的装修后,买两三件家具就成了我们的婚房,由于离娘家不远,不太会做饭的我,就常在娘家混饭。一年后,我们有了儿子,已经七十岁的婆婆带着家里存着的干菜和干豆,踮着小脚蹒跚着踩出了一路小花,从商州老家来到了洛南。因为我和先生都是兄弟姊妹多,且都是家里的老小,父母年纪就大。

   儿子满月那天,她满心喜悦,抱着儿子从我们住的二楼下到一楼,再到院子转一圈,然后从到大门口绕到气象观测场,逢问必笑答:“对,是男娃,我的孙子!”满脸的自豪感。

    儿子满三个月后,婆婆笑着对我说,好的生活质量是从厨房开始的,说外面卖的吃的绝对没有家里做的好吃,这一点我很赞成。于是婆婆和面准备蒸馍和烙馍时我就开始跟着学了,她非常耐心地教我,告诉我和面要做到“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发酵面使碱的程度要看切面时是否粘刀,她一遍一遍地教我,不厌其烦,终于吃到了自己亲手蒸出的馍馍,感觉就是不一样。婆婆又教我擀面,说实话,擀面由于学的时候不认真,到现在依然擀的不好,耐心不够,薄厚不匀,没有婆婆做的面好吃,我知道婆婆是把所有的爱心融在擀面的过程里的,所以她擀的面均匀而光滑。蒸馍和擀面的技术是受用一生的,至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自己蒸馍或烙煎饼。而且坚持不买外面的面,自己来擀面。

黄昏看花开

    现在想来,我们真的是很自私,儿子上中学后,吃完晚饭就去上晚自习了,先生出去打牌,而我则迷上了打羽毛球,为了提高打球技术,天天晚上和球友们相约在球馆打到酣畅淋漓才回来,而且是风雨无阻?;乩词?,婆婆把屋里所有的灯都关着,我以为她是出去了,开了灯,结果她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我问她为什么不开灯,她说开灯浪费电,她又不看电视,在阳台上看花呢。现在想来,她哪里是在看花,是站在阳台看院子里的人,再看我和儿子回来,儿子休息后。我看电视,她则坐在边上,和我答话。她从来不看电视,说看了头晕。我常常以为婆婆喜欢坐在阳台上,是因为喜欢看花,却不知道她是因为孤独,而又不想打乱我们的生活。

   婆婆其实是喜欢呆在农村老家的,在老家她可以随便到邻居家串门聊天,但是公公不在了,哥哥嫂子一家人都在西安打工,我们不能让她一人呆在家里,可是在我的家里,我却忽视着她的孤独。只有在周末里才陪她一回。

   节假日里,陪伴婆婆回一趟老家,先生和村里人聊天打招呼,我和村里的人并不熟悉,所以就默默地跟着,用一种僵硬的微笑表情回应各种问候。但是村里的人却对我非常的热情,争相邀我去她们家坐坐,然后就会说我怎么怎么好,我儿子怎么怎么聪明,学习好,画还画的好,仔细想来,应该是婆婆和村里人的聊天中夸过我们的好。她在和别人的聊天中常常只说自己的媳妇好,从来没有说过我们的不好处。我有些羞惭,自己真的远远没有她说的那么好。

   我在阳台上增加了好多种花,虽然也疏于管理,但长势还行,闲时在阳台上浇花,或像婆婆一样在空余的花盆里栽上吃剩余的葱和蒜。现在,我没事时也喜欢站在阳台,斜依在阳台门看一会书,再看看院子里的小花坛,看看院子里进出的人,那也成为了一种习惯。

医院里的故事

   婆婆在八十岁时,因为腰总是疼,在中医院拍片检查是腰椎四和五滑脱,医生说考虑到年龄大建议保守治疗,大姐给联系了商洛专治腰腿的第三人民医院,我母亲也经常因为腰疼而痛苦不堪,婆婆就要求我让母亲也住那个医院和她作伴。在那个医院里竟然是婆婆最快乐的时光。她和我母亲就像一对很好的玩伴,手拉手在一起走,吃饭时互相开玩笑,洗脚时也用一个洗脚盆,互相调笑对方的脚小脚大,高兴时,竟互相给对方撩起水,病房里的人常常被两个老人的欢乐感染着。

   婆婆第二次住院是哮喘和冠心病,住在商洛医院,一周的治疗,终于转轻了,我利用周末时间来陪她,她心情不错,临床的病友亲属问她:“是你孙女来陪你吗?她白了人家一眼,说:“是我媳妇。”听说我们是婆媳时就又好奇地问我们年龄。她头也不回地说:“她都快四十了,我才八十五?!辈》坷镄ι黄?。

   她的对床来了一位老人,一看就是很有福的老人,陪护就来了四五个,她的大儿子看起来有六十多岁的样子,她立即来了精神,问老太太道:“你是商县城的吧,你今年有一百了吧?”那位老太太说:“我八十三,你呢?”“我才八十五”,刚进门的护士被两位老人的对话逗乐了,准确地说是全病房的人都被我婆婆逗乐了。都说我婆婆是一个心态特别年轻的、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也是长寿的人。

   可是老天总是和我们作对。过了一年,婆婆又第三次住院,这一次真的病的很重,感冒引起严重哮喘,突然的全身浮肿,疼痛令她十分痛苦,我和先生很心痛、很焦急,赶紧先到商洛医院做了各种检查,查出浮肿是腹水引起的,但是查不出是哪里引起的腹水,就准备先把腹水消了再准备到西安治疗。治疗了一周后,浮肿消了,但精神依然很差,我们就决定到转到西安治疗,西安的医院都联系好了,可是婆婆一听要到西安去,态度十分坚决,说如果让她去西安,她是绝不会上车的,以后也永不坐先生的车。我没有办法,让两个姐姐来劝说也不行。我知道她是心疼我们为她住院花的钱,可是查不出病因,医院也没法治疗。先生是孝顺儿子,只得顺从她继续在商洛医院治疗,我给她买的衣服,她一直穿着。

    一个多月的治疗,精神竟然越来越差,吃饭也只是吃一点,我们就做决定准备送她去西安,她却坚持要回家,说是梦到她的母亲了,想睡家里的土坑,想吃家里做的饭,她不想再在医院了。我们只好尊从她回了老家。在弥留的日子里,先生一直陪在身边,我回去的那天,她靠在我身上给我说话,她说她对我是放心的,她本来想看到我儿子结婚,可是她等不到了,她累了。

   在婆婆去世的一周里,我睡在她曾睡过的床上想要梦到她,可是怎么也梦不到。我知道她是不想让我们再想她。

   婆婆与我的缘分是第一次见面就有的,那时我出车祸住院,她坐班车来看我,她摸我伤口的那种心疼劲令我感动。在我生病时,问候最多的是婆婆,给我拿水拿药。在我因为带孩子自学考试没考过而伤心流泪时,她对我的特别的安慰我永远记得,:“他妈的,谁欺负我娃了,我去寻他去!”当得知是因为考试,又说“他妈的考试,把我娃害成这样,咱不考它了”,令我含泪又忍唆不止。

   婆婆虽然没有我自己妈妈对我那样有滴血之亲,可是她却给我了我亲生母亲一样的温暖,给了我一个甜蜜温馨爱的驿站。这个驿站,因为婆婆才显得更加温馨和睦,因为有婆婆才让我们的的家更温暖。

   婆婆,我生命中的另一位妈妈。

   妈妈,请允许我这样叫你,假如人有来生,我还愿与您相遇,希望能弥补今生的遗憾,我真的好想好想您,因为我知道此刻为您流在嘴边的泪水很咸,很咸。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