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二年级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她叫胡益芳。在我几十年的记忆里,对她的印象十分深刻,我经常想到她,也时常问到她。
胡益芳老师带我的班主任时,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师范学校毕业的。
胡老师个子高高的,圆圆的脸庞,白白净净。说话时总带着轻微的笑,一副清秀、文静的模样。夏天,她穿着一件白底子蓝花长袖衫,朴素又大方。一对油黑的、粗粗的长辫子,用一个漂亮的花手帕扎在一起,放在脑后面,走起路来辫子一摆一摆的,好看极了。
上课时,我总爱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因为她两只双眼皮的大眼睛,水灵灵的会说话。
我们学校是在一个祠堂里,校园不大,是青砖瓦屋,屋檐上还画有龙凤花鸟各种图案,五颜六色的。听老人们讲,这里过去是一家大地主的房子,国家刚解放时搞土改,将这家地主赶走了,后来就成了学校。
我们这所乡村小学只有一、二年级两个班,胡益芳老师带我们二年级的班主任,语文、算术、写字、图画、文体几门课程,全都是她一人教。
我们班上总共只有九个学生,全都是女生。都说学生越少课越不好教,但胡老师是个很有耐心的老师,她就像一个园丁辛勤地耕耘,希望有一天这些小树苗根固、枝健、叶茂、孕蕾,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大字课,胡老师本人的楷书写得非常好,上大字课时,她不厌其烦、一个同学一个同学手把手地教写字。她就像考场上监考老师那样,背着双手,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时?;岢媚悴蛔⒁馐保叩侥愕谋澈?,看着你写字。若发现你写字不认真,或者握笔姿势不正确,字没写好时,她不吱声,也不批评你,突然间,她会猛地抽掉你手中的毛笔,弄得你一手黑的,让你觉得脸红红的,一种难为情的滋味。胡老师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教育你,提醒你,拿笔姿势要端正,上课、写字要认真。同学们尽管没有听到胡老师的严厉批评,但望着她那严肃的神情,上大字课时不敢不认真。
我喜欢上文体课,而且对“丢手帕”的游戏很感兴趣。到了上文体课,胡老师就摘下她辫子上那块漂亮的花手帕,折成个“小老鼠”,然后让同学们坐在草地上,围成一个大圆圈,胡老师嘴里的口哨一吹响,游戏就开始了:首先是班长拿着“小老鼠”手帕,围着同学们转上好几圈,她故意地不停顿地转,趁你不注意时,手帕就丢到了你身后,机灵的同学很快发现了,就赶紧捡起手帕接着传,笨一些的同学没发现,就要站起来罚唱一首歌曲。有一回,我只顾笑只顾乐,班长将手帕丢到了我的背后,我一点都没有觉察到,于是,我也站起来罚唱了一首歌?;褂幸淮危峙炼搅撕臀彝娴煤玫呐Ы鹨渡砗?,她一点都不知道,我向她使眼色,她没明白,我又向她做手势,焦急地对她示意,好不容易让她明白了,她赶紧起身捡起手帕就跑,逗得同学们都笑了。
胡老师在一旁望着天真、活泼又可爱的学生们,也会心地笑了。
胡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她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乡村,她把欢乐带给了孩子们。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班上都是女同学,每到下课时,胡老师总爱帮我们梳辫子,精心地打扮我们。我们那个年代的女孩子都是梳着长辫子,时兴在辫梢上扎上个彩色的胶丝带。一天,胡老师买来好多根胶丝带,有红、绿、紫、黄各种颜色,她细心地将胶丝带一个一个地扎在同学们的辫梢上,非常好看,她望着每个同学满意地笑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山区更是贫穷落后,民办教师没有工资,他们和公社社员一样,拿的是农村劳动力工分。胡老师不计报酬,为了人民的需要,她毫无怨言地留在偏僻落后的乡村,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传授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她努力地铸造栋梁,添砖加瓦! 她热爱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为人师表,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为了后代,她默默地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