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家風
六里嶺離縣城整六華里。在一片濃密的板栗叢林中,有序地展布著一排排平房。這是地質大隊一個分隊的基地。位于平房正中的四合院是分隊的辦公區(qū)。
這個周末上午,一部黑色的寶馬疾駛而來泊于東端柳家大門前,一對四十余歲的夫婦牽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一下車便徑直邁進柳家大門。
下午不上學的孩子們和閑暇的婦女們圍觀著寶馬。小孩們很友善很規(guī)矩,愛撫著車殼,偶爾向玻窗哈氣照照小臉蛋,卻沒一個人會用尖銳物件劃破車體;
婦女們睨睨轎車又望望大門熱議開了:“聽說兒子和媳婦專程來接鳳美奶奶去省城同住?!薄敖舆^好幾次了都沒去,這次會去嗎?”“誰知道呢,再過一會就見分曉了。”
柳家大廳??蓯鄣哪泻⒕o緊抱住奶奶仰望著期待著。那奶奶深情望了望丈夫遺相遂轉過臉來,雙眸浸著淚水愛撫著孫兒的頭。
站在她面前的兒子和媳婦,看上去似是心急如焚。兩張臉紅樸樸的,一顯方才長時間說話的興奮與激動,也不乏無可奈何的失望神情。
廳內好一陣沉默。
兒子突然打破沉默:“媽,爸已去世兩年了,他怎么還能阻止您進城與我們同住呢?我真想不通!”
兒媳急忙附和:“是呀,我也想不通!”她望一眼婆婆那驚愕的神色驀地怯怯地埋下頭嚶聲自語:“更讓我不解的是,當年一個北京地質大學的風華正茂、才貌非凡的女生,怎么會嫁給一個食堂司務員呢?這難道不奇怪嗎?”
兒媳的一句話聲音雖小卻被婆婆聽得真切。她面上泛紅顯得有些激動,漸漸又歸于平靜。她抬起頭來平視前方,仿佛又回了當年。
……那一天正午剛下班,她與從成都地質學院和長春地質學院分配來的女生在辦公區(qū)門口聊得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從遠處山崗上傳來男人渾厚的山歌聲:“哎咳——!好山好水好風光,地下蘊含巨寶藏。測繪填圖且打鉆,探明可喜大儲量……”
她們定睛一看,只見一個身材魁梧古銅色臉膛的壯漢挑著一擔付食和蔬菜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她們仨看得有些呆了。猛然間她們憶起了盜他寶物的趣事。她們曾記得剛分配來還沒幾天就聽得有人說,那柳大漢房里那根扁擔綴滿了神奇的寶物,隱藏著令人難以破解的秘密。出于好奇,她們晚飯后趁他不在便悄然將那根扁擔取了來,躲到庭院內一棵碩大榕樹干后將它顛去覆來尋看了數(shù)十遍,既沒瞧見上面綴著什么寶物也沒探究出其中有什么秘密。
正在她們疑惑不解的那一刻,一個黑影猛然飛到身后。猝然一聲怒吼,似曠野里的獅吼也似寺廟中洪鐘的炸響,真把她們震懾住了。稍一愣神,那扁擔脫手而出,眼看就要墜落于地。
那黑影一個箭步迅疾將它抱進懷里,仿佛迅疾抱住行將墜地玉碎的珍藏一樣。他怒目圓瞪十分氣惱:“咋的!想行竊么?你們可知道,它是我終身的伴侶!是我一生辛勞的見證!也是我鑄造未來輝煌的寶貝!”……
她們一想到這里便忍俊不禁失聲笑了出來。還紛紛戲謔開了:“算什么呀?不就是一根扁擔嗎?!”“連扁擔也不讓看,太小氣了!”“更有甚者,將扁擔視為終身伴侶,視為辛勞見證,視為造世寶貝,太夸張了,真荒唐!”
正好分隊人事干事打那兒經過。一聽她們的議論便透出了滿面的嚴肅:“你們還真的別說,那的確是根不同尋常的扁擔。你看它寬且厚,油光锃亮的,他用它挑米擔菜、送湯送飯至少也用了二、三十年了。他視它為寶物十分自然。分隊原來的職工沒人敢也不愿意觸摸它半分?!?/p>
“啊,你們對他不是很了解?!蹦歉墒旅嫔系纳袂楹途徚嗽S多:“他是個十分特別的好人?!?/p>
看得出來,那干事一提起他就興味盎然。他給她們介紹說:“他呀,分隊食堂的司務員。成天笑聲朗朗歌聲嘹亮,一人吃飽,全家不愁,好一個快樂的單身漢?!?/p>
那兩個女生聽了無什么反應,唯鳳美聽了眼睛一亮內心滋生了一分好感與敬意。
待柳大漢走了過去,那長院的女生說:“聽我們地質組長說,他從不進食堂買菜吃,怕多吃多占了,就那樣餐餐都吃自己泡的辣椒蘿卜;組長還說,他那采買的帳更是一絲不茍,丁是丁卯是卯,分毫無誤。有一天他從傍晚算到深夜十點,總多出兩元錢,那帳算得頭暈目眩,他只得跑出去走走想清醒清醒,突然看見地質辦公室燈光閃亮,他漫不經意地走了進去,一看見組長就高興得蹦了起來,一拍腦門驚呼道:“哎呀——!您看我的記性差得不能再差了!這就對了,上午買蔥差零錢,向你借了兩元?!彼S即畢恭畢敬地遞過兩元,一旋身歡快地哼著小曲兒跑了出去。組長強調說,有人認為他太精作,我卻認為他為人厚道,敬業(yè)清廉,公私分明,不貪不占?!?/p>
那個人事干事饒有興味道:“他豈止敬業(yè)、清廉,還中規(guī)中矩注重道德修為。他借存菜擔子的黃家,丈夫去世了就留下一個獨身女人。她對他說:你的工作服已積滿了汗?jié)n,快脫下來我給你洗了,他微笑著擺擺頭;她說天這么熱快喝碗綠豆湯吧,他又微笑著取出水壹灌幾口涼開水;她深情地誘勸道:要是累極了就躺躺養(yǎng)養(yǎng)神,可別累壞了身子,他即一拍胸膛友善一笑婉言謝絕:我身體好著哩,就是三天三晚不打一個盹,我也撐得??!”
時間一長外面就不免生出些風言風語。于是有人勸他別再去黃家了,并警示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嘛!”他理直氣壯地回應:“‘樹正不怕月影斜’,我就認她做親妹了,菜擔照樣存放,做大哥的我絕無歪心邪念!”他們不經意地由衷贊賞,可鳳美姑娘卻從內心深處暗暗滋生起對他濃烈的敬意與愛慕。
久而久之,成院和長院兩位女學友看穿了鳳美的心事,刻意勸誘:“同專業(yè)的男生有四、五個,已夠我們仨分配的了,你何苦要去圈外找呢!?”鳳美坦然回道:“我無門戶之見,更不唯文憑論。他誠摯、樸實、善良、敬業(yè)、清廉……所有的優(yōu)點都足夠我心儀。除此我還能挑剔什么呢!”
她倆完全明白了鳳美那無可動搖的決心,不但不再反對,反而還為她與他牽線搭橋了。就這樣鳳美與柳大哥就結婚了……
鳳美回憶至此還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不經意轉臉望見兒與媳。他倆正相互謹慎對視一下便怯怯地注視著媽,雙眸分明透著親切、欽佩,還有一絲絲敬畏。
廳內又好一陣沉默。
這一次是鳳美打破了沉默。她頗為興趣盎然。她說:“曾經有人說,柳大漢婚前謹慎,婚后就必然放蕩了。是這樣嗎?兒子,你還記得你五歲時的情景嗎?你吵著要買肉片吃。我隨手拿了一個大碗用開水燙了,我還沒來得及取菜票,你就捧著大碗去食堂了。你爸急忙沖進食堂,發(fā)現(xiàn)炊事班長打了滿滿一碗肉片正微笑著讓你快端回家吃呢。你爸兩大步沖了過去,奪過你手中的菜碗將肉片倒回到大菜盆里,瞪了你一眼,嚇得你哇一聲哭了起來,你爸沒理會你卻轉臉沖窗口排隊的員工一笑:‘請別介意,那菜碗是用開水燙過的?!S即他給了炊事班長兩張菜票,取了兩份價值相應的肉片送回到你的手里。你當即破涕為笑,而且面上笑成了一朵花兒。從此,你爸就只準許我們去窗口買菜。一天晚上他慎重地對我說:‘以后,敬業(yè),清廉,樸實,厚道就作為我們的家規(guī)?!倚廊煌猓骸粌H我倆要遵守,連我們的兒子將來也要遵守。’”
又有一個時期有人這么說:“柳大哥當年對手中的錢不動心,那是因為手中僅只有小錢;換了如今有上十萬上百萬從身邊流通,那他還能做到丁是丁卯是卯嗎?”鳳美聽了十分生氣??闪蟾缏犃瞬粍勇暽?,他換了一身衣服說聲“走,我們去理理家政”,就拉著老伴鳳美往兒子那里跑。老兩口看了兒子那兩百余平米的豪華住宅、千余平米的大商鋪,最后站在兒子那雙拼與桑式兩幢別墅前激憤不已詰問道:“兒子,你雖是碩士生畢業(yè),又做了開發(fā)辦主任,你盡做些啥?你畢竟是工薪一族,俗話說得好:‘家中有金銀,隔壁有等稱’,工資能有多少?你哪來那么多錢置這么多房產與豪車?你今天必須向我交待清楚,定要將黑吃黑占的財物吐出去。如若不然,將來你定然應了你媽說的一句土話:‘吃磚頭屙瓦片——割得你鮮血長流!’”
當晚兒子就向老爸如實交待了。并在一周之內將非法所得悉數(shù)退了出去,最后只留下了一幢住房,喜得一身清白。
后來,柳大哥即令在病危的前一刻,還用如若游絲的一口氣緩緩說出了六個字“不能舊病復發(fā)”。鳳美深有感觸道:“我這回才真正明白了:他和我結婚那會算是立下了家規(guī);那一陣親臨督導兒子,算是理家政;接下來了,兒呀,為娘可要繼承他的遺志,要正家風?。 ?/p>
此刻她雙眸一亮理了理鬢發(fā)仿佛要將這“正家風”說得更透徹些。她說:“我想了很久,我終于要說:‘這家庭呀,就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正氣由家風生,社會的邪氣呀也由家風起。一個從有良好家規(guī)、家政和家風的家庭里出來的人,在黨了,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為官了,是一個無私無邪的人民公仆;辦企了,會令整個企業(y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政治效益三豐收;進入社會了,必定對社會有百益而無一害。我敢說,正了家風,就能正黨風,正政風,正企風,正社風。所以呀,只要為娘在世一天,就要管教我的兒和孫,要保證你們走正道,讓我這個家庭永遠成為社會的一個健康的細胞。”
她的這番話令兒與媳備受震撼亦心悅誠服。連那小孫子也閃閃眼睫似懂非懂地凝視著奶奶,面上露出了親切的微笑。
那兒媳明知老人與自己同住必定會減輕家務并減少管理小孩的煩惱,她非要通過激將法將媽搬進城。于是她說:“媽不進城和我們住在一起,我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保證我們哪一天也不舊病復發(fā)?”
“嘿嘿!”婆婆鳳美打了個實笑戲謔道:“我不與你們同住,竟成了你倆妄圖繼續(xù)胡作非為的口實了!”說著面上的笑影立時斂去,倏然嚴肅起來:“你們知道那一段你爸不肯與你們同住的原因嗎?他說了,不與你們共享‘浮財’,不與你們‘同流合污’!”
兒子立即爭辯:“可現(xiàn)如今我們已然清白了呀!”
“我也不能隨你們進城。”她堅持著:“你爸當年立下志向,絕不離開自己流過汗出過力創(chuàng)過佳績的地方。他永遠都要守著這山這水這礦。我也要守在你爸身邊絕不離去。”
“要正家風,不面對面掌控能成嗎?”那兒媳和善一笑俏皮地頂了一句。
她沒好氣地瞪了兒媳一眼并不吱聲,緩緩蹲了下來撫摸著小孫兒的臉一顯無盡的親熱:“乖孫兒最聽奶奶的話,呵——,夏天放假了奶奶來接你,到這六里嶺感受這氣正風清的優(yōu)美環(huán)境,有利于健康成長。上學了,奶奶送你回城去念書,你要認真學知識學做人,將來才能好好報效黨、國家和人民。”
小孫兒嗯嗯連聲親昵地把頭依偎在奶奶的肩上。這情景真令兒與媳也不得不為之感動。
稍后她又緩緩地站了起來用衣袖輕抹了一下眼角,望定兒與媳,神情異常堅定:“我再說一遍,家規(guī)不能破!家政不能停!家風不能壞!我偏不信,面對面掌控能正家風,異地遙控就不能正家風了?!———好了,時間不早了,你們快回城里去吧。“
兒、媳既羞怯也備賞溫謦,帶著小兒子一步三回頭向小轎車走去。三雙手向她揮了揮小車便啟動了。
小車如同來時一樣疾馳。卻來時迷茫回時輕松。
后記: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讓我們一都立家規(guī),理家政,正家風,為正黨風、正政風、正企風和正社風給力吧。
王孝榮 2017年元月20日于贛州
(編輯:作家網)上一篇:糞叉
下一篇:鄉(xiāng)下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