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诗词

古苴国:又一个假道伐虢的故事

来源:作者:武斌时间:2016-03-21热度:0

行走在广元一带,突然想起这里曾经存在一个苴(cha)国,是古蜀国末年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他如流星一样存在的时间很短,仅仅53年,但对古蜀国的影响比较深远。

开明九世蜀王杜尚可以说是一位在古蜀国历史上蛮有作为的君王,他看到巴国忙于攻打南方小国,于是果断派兵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昔阝、平周二国,控制了四川北部地区,遏制了东部日益强大的巴国向西扩张。自古以来占据水源就算是占据天时,川甘陕交界一带是水源充沛之地,地缘上北接秦国、东可抵达庸国,南邻巴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商业及军事要地,因此他攻占此地对蜀国来说是英明的。原来的昔阝、平周二国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元年分封氐族诸侯国?!拔糈狻保ü及姿浇?,称吐费城,现今青川县。“平周”,定国都东河附近,称平周城,辖管今旺苍县及苍溪县大部分。公元前368年,蜀王杜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宣布苴国成立。

杜葭萌被封的领地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原住民氐族和羌族,因为挨着强大的巴国和秦国,也有部分巴人、秦人。因此这么多样的民族结构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正是蜀王杜尚分封其弟葭萌代管苴国,而不自己直接兼并的真正原因。就在苴国建立次年,为方便与藩属国苴国的联系,蜀国从罴邑(即今天的郫县)迁都成都。蜀王兄的账,苴侯弟是明白的,但还是很荣耀。在当时有自己的一块国土,苴侯还是很高兴赴任的。而且不负所望,领土有所扩张,到开明十一世时,苴国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市。苴国君主虽被蜀王封为汉中侯,但始终没能真正坐领汉中(今陕西汉中市),汉中褒地曾先后为巴、楚、秦三国占领。

苴国就在这样艰难的困境中生存着!苴国国君杜葭萌也在秦国统一大业面前变成了拦路虎。此刻秦国已经积蓄多年的力量,开始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因为秦惠王嬴驷采纳司马错“先灭蜀,继灭楚,而得天下”的建议,其实这里的“蜀”,包括巴蜀,也包括苴国,只是蜀的地盘更大,是天下粮仓,对秦人来说更具有战略意义。

不过这个苴国国君也真不够安分守己的!除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又和自己的宗主国闹得不可开交??魇皇朗保比诬诤钜蟊荒傻墓焙退叭找嫫捣?,苴侯觉得做的这汉中侯真窝囊,于是在巴国的拉拢下多次联合抗蜀,交到蜀国的贡和税也少了,这下子惹恼了蜀国,但碍于苴国存在的重要性,以及苴侯是同宗族人,蜀王十一世只是派人回应了句“往后若有秦兵至,自退之”。自此,苴侯一度中断了与宗主蜀国的来往。到开明十二世蜀王杜芦时,巴国被庸国的侵略弄得很头疼,于是把移居目标定在了西邻的蜀国,蜀巴两国的交战很频繁,蜀国由于开明十一世起国力渐衰,十二世蜀王杜芦准备集中力量打败巴国以振奋蜀国人心,于是有了巴蜀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苴国在这次战役中依然是靠向巴国一边,不过为了不与蜀国撕破脸皮,只派了一队为巴国引路的士兵。蜀王杜芦早就得知苴巴合流的消息,于是秘密差由蜀军老弱兵做诱饵,引巴军主力深入,然后倾巢围剿,战役以蜀大获全胜,斩敌大将而告终。

这件事过去不久,真正的“老虎”秦军来了,他们开始了他们统一全国的大业,首先把部队开到了苴国国界边。于是导演了一处“假道伐虢”的故事。

秦惠王格外垂涎蜀国富饶,欲派兵攻打,但秦将对蜀地道路不甚了解,张仪出谋制作五头石牛,将黄金镶在牛尾下,由其子张若护送给苴国,苴国国君高兴的承诺愿助秦国借道伐蜀,张若又到苴蜀边界向人们大肆宣传说“秦惠王愿与苴国结秦晋之好,送给苴国了五头石牛。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这是秦国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还有灵性,晚上会偷偷的吃草,吃饱了也会拉屎,但它们拉的屎是黄金。”这件事被年轻气盛的十二世蜀王杜芦知道了,想起了自己藩属国苴国的种种劣迹,气不打一处来,要教训下苴国,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几辈为什么要建苴国,他更忘了上一辈为什么对苴侯忍气不发,他没有思考,或许没想去思考,也没想听廷上百官对他的进谏,他令五组劳工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

这其实正中了秦人的计谋,完成了他“假道伐虢”故事!张若在苴国关注着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修拓进展,终于等到蜀王杜芦亲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组劳工)引路攻打苴国,这条路就是后来的蜀道。苴侯急忙请张若回秦国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但狡诈的秦惠王赢驷还是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攻打蜀国。苴国国君为表诚意大开城门,秦兵蜂拥而入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或称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刚吃了蜀国败仗而元气未复的巴国被秦军势力包围,时隔两月后灭亡巴国。之后屯兵江州城(今重庆),一步步向东蚕食楚国。秦军在公元前316年,同一年灭了苴国、蜀国和巴国,苴国真是得不偿失,而且连累了自己的宗主国蜀国。

历史总是那样的让人不可捉摸,当年晋军借虞国之路而伐虢国,公元前655年大军通过锁阳关,进入虞国借道灭了虢国,撤军途中又灭了虞国?!敖璧婪ナ瘛庇胫鸬氖乔鼐诠氖焙蚓桶衍诠鹆耍潭倜鹗窆?,真是“唇亡齿寒”啊!广元的七盘关,现在我每次回家都经过,那可是金牛道上一个重要关口,当年秦军“借道伐蜀”就是从这里经过,每每想起此事,我的心中都充满了惆怅,感叹古蜀国,感叹古苴国!本来亲如一家的兄弟,共同对付秦军,就不可能导致国家的迅速衰亡。当蜀国和苴国联起手来共同对付秦国,也许还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其实还有楚国“借蔡灭息”和三国时“刘备入川”的故事,与之也是同一个道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2016年3月21日早晨于成都办公室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七律.咏梨花

下一篇: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