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凤阁茶楼信息网_QM品茶坊阁楼_验证qm楼凤论坛技师社区_楼凤阁万花楼论坛

老家那棵法梧桐

來源:作者:王者興時間:2012-02-27熱度:0

    在我入伍第二十二個年頭的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大膽的選擇——轉業(yè)地方工作。自軍校畢業(yè)分到鄭州,我在這座有著光榮歷史的城市里已經(jīng)工作生活了十幾個年頭,可心里總也找不到家的感覺。春節(jié)前,遠在老家的叔叔打來電話說,他的大女兒生了個兒子,要按老規(guī)矩“做酒”,不用說,我這個當大舅的肯定要回去一趟,一是看看未見過面的小外甥,二是正好借此機會名正言順的回趟老家。
    回老家的那天,天空突然飄起了小雨,和弟弟開車行走在那條熟悉又陌生的路上,心情很是舒暢。廣播電臺主持人仿佛洞悉我的心情似的,正播放一首叫《老家》的歌,那是一名叫侃侃的歌手唱的,聽著侃侃的歌,或柔婉,或鏗鏘,或淺吟低唱,聽來總覺有點蕩氣回腸的感覺,象是柳絮兒飄在風中一樣,無端地惹人惆悵。歌詞大意是:那年我離開老家/天空中有雨在下/肩上的背包沉沉的啊/裝滿外婆的牽掛/我看到她眼中有淚花/風中飛著她的白發(fā)/拉著我的手啊緊緊的/還有說不完的話/小鳥兒在嘰嘰又喳喳/催我出發(fā)/田間的小路坑坑洼洼/我走走又停下/老家老家/腳步踏遍海角天涯/心兒卻系著她/那年我回到老家/天空仍有雨在下/葡萄架下空空的啊/沒有外婆講童話/恍惚中我又見到她/微笑著對我說話/溫暖的手啊輕輕的啊/撫過我流淚的臉頰/小河邊的樹葉兒沙沙/那是外婆在說話/老廣播還在伊伊呀呀/可我再也見不到她/老家老家。
    聽著歌,眼淚止不住的從臉頰上流下,我心里知道,在外邊漂泊了二十多年的我開始思念老家以及那里的親人啦。
關于老家,辭海上是這樣說的:一個人在外面成立了家庭,自己祖上居住的地方,也就是爺爺奶奶生活的地方叫老家,學名叫原籍或者籍貫。
    回到老家的當晚,雨停住了,黑黑的天空里竟然還能看到亮晶晶的星星。第二天清晨,我特意起了個大早,去奶奶住的老屋那里,由于剛下過雨,初生的太陽光線顯得很亮麗,透過密密的楊樹林照射在冰凍的泥路上,道道清晰的車轍就像印痕一樣留在了我的心底。二十五年前,我就是踏著這樣的泥路走入軍營的,如今再次回到這里,心里的感覺有些異樣,改革開放了30多年,老家的變化不是很大,貧困的面貌依舊,掛在人們臉上的表情充滿著木然和無奈。
奶奶住的老屋在村子的后面,從外面看房子已經(jīng)非常破舊,與周圍鄰居們的二層小樓相比顯得很不協(xié)調,看到老屋,我的心里感覺暖暖的,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是在那里度過的,那里融進了太多難忘的記憶。老屋的前面就是那棵高大的法梧桐,它高高地矗立在一片低樹中,顯得非常的偉岸。那是我入伍前一天和爺爺一起澆水種下的,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指頭粗細的小樹苗已經(jīng)長成了如今的參天大樹,可親愛的爺爺已經(jīng)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一個永遠也不能再見到他的地方。
    爺爺因病去世后,叔叔嬸嬸怕奶奶觸景傷心,多次勸她住到叔叔新建的房里子,可奶奶說她和爺爺在這里生活了半輩子,已經(jīng)習慣了這里的一切,要是突然搬走,她怕爺爺?shù)撵`魂回來時找不到家,叔叔嬸嬸沒有辦法,也只好由著她。
    爺爺生前在老家縣城外貿局工作。他是獨生子,很小的時候曾祖母就去世了,曾祖父家里又很窮,一直在給村里的地主打長工,在生活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省吃儉用資助爺爺讀了五年私塾,初衷是讓爺爺上完私塾,有了文化不再受人欺侮,不過也正是因為他的堅持,爺爺才得以讀完了富家子弟才能讀的書。后來爺爺就是憑著私塾里學來的知識成長為一名國家干部。那個時候剛剛解放,農村里很多人都上不起學,爺爺這個文化人在二十歲那年被縣里推薦到淮陽干校學習了兩個月,培訓一結束就提了干,先是在鄉(xiāng)里籌建供銷合作社,因為工作出色又被抽調到縣里籌建食品公司,縣外貿局成立時又把他調過去負責特供香港食品管理工作。在我的印象中,爺爺很愛自己的工作,干了一輩子,直到去世前一天還在工作崗位上忙碌著。別人都說,爺爺一生對人很熱忱,善于幫助別人,這話不假,在我童年的記憶中,他每次從縣城回到家里,都要把過季的衣物、多余的食品和購買的醫(yī)療用品送給鄰居,在那個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里這些都是求之不得的好東西。
    爺爺對自己的家人要求很嚴格,要說在縣城里工作很多年,認識的人應該不少,但他從沒有為自己的家人謀取過一點私利。據(jù)說有一年縣內衣廠招工,干部子女優(yōu)先照顧,我的大姑符合招工的條件,可爺爺始終不肯去找人,最后工廠人員招滿了,大姑眼巴巴地看著別人進廠工作,而她還得跟著奶奶在家里種地。
    長大以后我理解了爺爺當時的做法,他的一生光明磊落,雖說沒有給子女留下任何的物質遺產,但他留下的精神財富足以讓我們受之不盡,享用一生。這些年來,爺爺傳下來的精神一直感召著我,激勵著我,讓我不停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奮進。
    從小我跟著爺爺在縣城讀書,十七歲高中畢業(yè)那年,因為沒能考上大學,命運之神把我逼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需要我作出艱難的選擇。轉眼到了春節(jié),爺爺從縣城回到老家,知道了我的苦惱,他特意讓奶奶炒了幾個菜,和我喝起了酒,他沒有給我講啥大道理,只是像平常拉家常一樣講他過去的事情,他反復地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需要到外面的世界里闖一闖。春節(jié)前,剛好我高中時的同桌從吉林給我寄來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高考中他幸運地被長春飛行學院錄取了,四年之后他就會成為一名翱翔天宇的飛行學員。他的這封信,點燃了我的從軍熱情,我就跟爺爺說,我想?yún)④娙胛椋瑺敔敽苤С治?,但是一大家子人除了爺爺之外都反對我當兵,原因很簡單,很多人都認為當兵是個苦差事,去了也不一定有啥前途。就這樣,在爺爺?shù)闹С窒?,我懷著對部隊生活的美好向往報名參軍了,體檢、政審都非常順利,一路綠燈過關。三月底,鄉(xiāng)武裝部長把鮮紅的入伍通知書送到我家時,我激動地流下幸福的淚水,爺爺聽說后專門從縣城趕回來,那天他啥也沒有給我買,只買了一棵法梧桐小樹苗,和我一起在老屋的前面挖了個坑,澆了點水,就把樹種上了。爺爺對我說,孩子,你的人生路就像這棵小樹一樣開始了,爺爺盼著你和這棵小樹一樣快點長大成材,等這棵樹枝繁葉茂時咱爺倆再就在這棵樹下喝酒暢飲,聽著爺爺?shù)脑?,我啥也沒說,眼里噙滿著淚水,暗暗地想,小樹呀,我們一起比賽吧,看誰長的又大又壯。第二天,我就懷揣著親人的囑托、鄉(xiāng)鄰的祝愿踏上了從軍的征程,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
    部隊駐地在膠東半島的一個小城,那里一年四季風景都很優(yōu)美,但緊張艱苦的訓練讓我沒有片刻的時間去欣賞。我記住了爺爺曾和我說過的話,人生的命運沒有啥捷徑可走,關鍵時候只能靠自己去把握。在高中時沒能考入自己心儀的大學,我多少有點不甘心,入伍以后我寫信讓家人寄來了高中的書籍,在緊張的訓練間隙,擠時間學習文化課,真是應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那句俗話了,入伍后的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南方一所軍校。然而不幸卻在這個夏天發(fā)生了,剛剛五十九歲的爺爺突然因病去世了,還有一年他就能從縣城退休回老家生活了。因為當時還沒有拿到錄取通知書,再加上部隊有規(guī)定不讓探家,所以我連爺爺?shù)淖詈笠幻嬉矝]有見上,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悼念著爺爺,這成了我終生的遺憾。
    在焦急等待了一個月后,我拿到了入學通知書,急著坐火車趕回了老家,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爺爺?shù)膲炃?,把紅紅的入學通知書放在墳頭上,想讓他老人家好好看看,他的孫子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臨報到前,我來到那棵和爺爺一起種的法梧桐下,悄悄地對它說,小樹,我就要去南方上軍校了,咱們再來比賽一次吧,看誰更能經(jīng)歷住雨雪風霜的考驗,看誰成長的更快更壯。
    南方的那所軍校有著輝煌的歷史,有很多光榮的傳統(tǒng),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就是她的校訓。在學校里不僅學習文化知識,還要進行超強度的軍事訓練,修路、架橋、埋雷、爆破,訓練艱苦又嚴格,生活單調又枯燥。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我沒有消沉,爺爺以及那棵正在茁壯成長的法梧桐成了我的精神寄托,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萌發(fā)了創(chuàng)作的念頭,當一天緊張的學習訓練下來,那種任由自己思緒泉涌般奔放的感覺讓人難忘,就這樣,在軍校四年里我嘗試著創(chuàng)作了很多既有青春氣息又富含親情的散文和詩歌,我把這些作品寄送給當?shù)氐膹V播電臺和報社,希望用這些發(fā)表的文章紀念親愛的爺爺。
    軍校畢業(yè)后,我懷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回到了駐河南安陽的部隊,我的人生不總是被陽光照耀,初戀的女友離我而去,一紙命令又把我分到遠離城市的山溝里任職,命運之神再次把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在那個風景宜人的深山溝里,我想到了爺爺曾經(jīng)說過的話,想到了在法梧桐下的承諾,經(jīng)受住了考驗,找準了自己的定位,立志在山溝扎根,在那里工作一輩子。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不甘平庸,帶領排里的戰(zhàn)士一邊訓練、一邊勞動、一邊學習。半年后因為各項工作出色,我沒能最終在山溝里扎根,被調整到省會鄭州的部隊里任職。臨離開山溝的那一天,我心里默默地說,爺爺,我記住了您的教誨,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我經(jīng)受住了鍛煉,經(jīng)受住了考驗!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二十多年的軍旅彈指一揮間即過,在靜靜流逝的歲月中,是爺爺和那棵法梧桐時時在心中伴隨著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地奉獻給了心愛的部隊,奉獻給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我的爺爺很普通,那棵法梧桐也不名貴,參軍后走過很多地方,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我的心中都給爺爺和法梧桐留有空間,每當看到法梧桐的身影,我就會想到爺爺,在法梧桐身上寄托著很多對爺爺?shù)膽涯钪椤?br>    難忘啊,老家那棵法梧桐。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