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問孩子想吃什么。他說你要是會做甜面湯就好了。他喜歡喝甜湯,但是我不會做。我娘家一直沿襲老家的傳統(tǒng)飲食習(xí)慣,不做甜面湯。每回去奶奶家吃晚飯,孩子總要先打個電話,預(yù)訂下甜湯。如今,孩子大了,上了中學(xué),課業(yè)重,壓力大,正長身體。并且這兩年,我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從一個圓滾滾的小胖墩變成了一個大長臉,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我下定決心,為了孩子,學(xué)會做甜湯。
下午回來,到市場上轉(zhuǎn)了一圈,拎著一片西瓜上了樓。說干就干。我捋起袖子,接了一小盆水,舀了幾勺面,憑著想象開始攪拌。攪了十分鐘光景,累了,而面湯不見任何變化。我有種不祥的預(yù)感了,是不是水放多了?
“老李,甜面湯怎么做?”我想他或許知道細枝末節(jié),先向他求救。老李在外地出差,這個電話使他噴飯,最終我也算是白交了話費。我又給同事打電話。同事很吃驚,以為聽錯了,什么?不會做甜面湯?等平靜下來,她一五一十地做了詳細講解,基本和我想象中一樣。我又舀了兩勺面攪拌,胳膊又累酸之后,為調(diào)動情緒,我就自己在心里面想著老鼠和奶酪的故事。攪啊攪。攪啊攪。如此又過了一刻鐘,面糊糊還是稀溜溜的。壞事,快八點了,孩子該回來了,做不成,怎么辦?情急之下,我想到有個鄭州的同事曾經(jīng)揚言很會做飯。我發(fā)了個短信,只求火速回信指導(dǎo)!別說,我的同事們都是熱情助人的美好典范,馬上打電話親授秘笈。真是水太多了呀。我又加了些面——天,我覺得我?guī)缀跤玫舭牍拮影酌媪耍∵@樣試著又?jǐn)嚭土硕昼?,只見到幾個小泡泡,依然沒有傳說中的面筋;用筷子挑一挑,一根面絲絲也挑不起。我生了悶氣,煩躁起來,不攪和了,下鍋!轟隆一聲,鍋里面立刻呈現(xiàn)出厚厚的一團糊糊。我嚇壞了,拼命攪動,趁著亂,居然磕磕絆絆地投進了一個雞蛋。此時鍋里已經(jīng)稠得象有一大塊發(fā)糕咕咕嘟嘟地發(fā)著牢騷。我只好關(guān)了火,把它晾在灶臺上。這,一會兒孩子回來怎么吃飯啊。
“失敗了”,我給同事發(fā)信。盡管他及時回信以資鼓勵,我依然萬分沮喪地呆坐在餐桌旁邊。直到孩子放學(xué)回家。他邊換衣服邊探著身子瞅,瞅那餐桌上實實在在的一碗,“媽媽這是什么?”
“這是我做的甜面湯?!蔽依潇o地回答,同時內(nèi)心無比緊張地盯著他的臉色。
他坐下來喝了一口,沒什么反應(yīng),開始吃飯?!霸趺礃樱俊蔽胰滩蛔×?。
“還行,”他頭也不抬,繼續(xù)吃,居然還喝了兩大碗,哦耶!
我松了口氣,立刻轉(zhuǎn)悲為喜。
翌日清晨,我哼著小曲兒,費力地刷洗糊在鍋底的一層硬面。這鍋,是泡了一夜的。此時老李進門了。聽完我的匯報,又查看了剩下的半碗幾近凝固的“甜湯”,他用啼笑皆非的目光看看我,點點頭,鼻子里哼了一聲;之后他的一番講話頓時令我顏面盡失?!澳阒绬?,”他十分肯定地對孩子說,“你媽媽做的是漿糊。你爺爺以前總是在過年熬一大鍋來貼對聯(lián)!”
201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