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蒼山如海

來源:作者:聶孝忠時間:2012-12-04熱度:0

     地勘人對于蒼山,有著太多的經(jīng)歷,有著太多的情感。這經(jīng)歷和情感,匯聚在我的胸中,它涌動、激蕩,變成了如詩如畫,跌宕起伏的萬語千言,鐫刻在心,終生難忘。
    是的,蒼山啊,你莽莽蒼蒼,草木蓁蓁,鹿豕?fàn)驙颉汉锨停凤L(fēng)蕭蕭,已經(jīng)打好了背包的地質(zhì)隊員,滿懷著尋找礦源,振興祖國的信念,向著荒山野嶺出發(fā)了。一路上,穿過荊棘叢生的荒坡,走過遮天蔽日的密林,翻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小河。一到了勘查點,大家齊動手,搭帳篷、支床鋪。到了中午,揀幾把干柴,籠一堆篝火,拿出饅頭烤一烤。我們的一位地質(zhì)詩人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詩:袋中摸出凍餑餑,篝火上面加加熱;師傅挖來一捧雪,午餐用它來解渴。有一次,鉆探分隊出野外,就發(fā)生了一個“七天七夜”的故事。當(dāng)時,兩輛裝著鉆機、鉆塔、帳篷、行李及生活用品的汽車,向礦區(qū)進發(fā)。在距礦區(qū)還有幾里路的地方?jīng)]路了,前面是塔頭甸子和荒草地,兩邊都是山地密林,不能走車。車走一段就陷住了。大家立即忙活起來,揀碎石、伐樹墩、截倒木、前面墊、后面推。就這樣,走一走,停一停,再走一走,再停一停。到了晚上,大家就把塔布往地上一鋪,把帳篷往身上一蓋,七八個人睡一個大“被窩”。一連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終于到了工地。
    是的,蒼山啊,你巉巖嶙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山高陡坡,石滑路險,記得是七十年代末的時候,為了實現(xiàn)當(dāng)日搬遷,當(dāng)日開鉆,我們鉆探工20人抬著一臺北京—800型鉆機,攀山而上。分隊長抬頭一扛,支部書記抬末一扛壓后陣。走一會,歇一會。時間不長,有的同志肩膀頭壓腫了。再一放扛,鉆心的疼,那是一放一咬牙。這時,雄渾的號子響了起來:向前走哇……嗨!不怕壓啊……嗨!鉚勁蹬啊……嗨!使勁上啊……嗨!就這樣,一里多地,抬了三個小時,終于把鉆機抬上了山頂。安裝隊起個大早,天剛蒙蒙亮就開始了建塔。鉆塔是由約一厘米厚的角鋼組建而成的,約十四米高,共七節(jié)。大的一塊塔材就有100多斤,要把一塊塊的塔材用螺絲接起來,高空作業(yè),既要有膽量,又要有技術(shù),膽小的根本就不敢上塔。當(dāng)我們把鉆塔建在高山之巔,豪興大發(fā),一位地質(zhì)詩人情不自禁吟詩一首:初等山頂星還笑,拂曉建塔三節(jié)高。轉(zhuǎn)眼滿山晨霧盡,日下鐵塔矗云霄。塔立山頂攬日月,人站塔尖瞰宇渺。滿浴罡風(fēng)豪氣飛,一腔壯志比天高。遙想當(dāng)年弱冠之齡的李白,傲立于天地之間,手握如椽巨筆,寫出了“擢倚天之劍,彎落月之弓……”的詩句,顯出了氣沖霄漢的豪邁之氣。而我們今天的地勘人,舉起凌山之鉆塔,開動徹地之鉆機。隆隆的鉆機聲,震顫大地,攪動蒼天。這魄力,這壯舉,若李白地下有知,又會作何感想呢?抬眼望去,這蒼山中的鉆塔,多像大海中的帆船,我們采上來的淺灰的、深黑的、褐赭的一節(jié)節(jié)巖芯,多像是深海中的奇珍異寶,璧玉驪珠??!
   其實,我們地質(zhì)隊員在蒼山中有很多特殊的經(jīng)歷,那次日行百里深山野徑去踏查也讓我終生難忘。那是我們隊的一個化探小組,沿水系采分散流,那一天的行動路線從萬分之一的地圖上看是50公里,實際上走起來,要比地圖上遠很多。頭一天晚上,我們的組長對第二天的行動作了周密的安排。第二天我們4點吃飯,不到5點就出發(fā)了。雖然是炎熱的夏季,我們也必須穿著靴子,穿著緊口帆布工作服。平時是兩人一組,今天是三人一組,化探組長也同我們一塊上山。當(dāng)走到一個緩坡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堆大型動物的糞便,還冒熱氣呢!組長說,咱們得喊著點,弄出點動靜,避免發(fā)生危險。于是我們“啊——”“嗨——”邊喊邊走。小伍別出心裁,高聲喊道:“大小動物聽著,我們是來找礦的,不要打攪我們的工作,聽見了嗎——”他把最后的“嗎”音拖得很長很長。我們走的根本不是路,只是在穿樹林,過荊棘,鉆石縫,不僅有遇到大野獸的危險,毒蛇、“草爬子”等我們也要小心防范。對于毒蛇,我們常用的是打草驚蛇的辦法,拿一個小樹枝撥打草叢;對于草爬子,我們單位在出野外之前給每個人都打了預(yù)防針,即使咬幾個大疙瘩也沒關(guān)系。我們到了地方,沿著一條小河開始采樣。樣袋像蒜辮子一樣在我們身上越掛越多,雖然越來越沉,但我們的心里還是很高興的,這就是我們的收獲啊。真是天有不測風(fēng)云,來的時候,萬里晴空,這時,只在我們這個山頭上有一片烏云,其余還是藍藍的天空,卻偏偏下起雨來。民諺說:“雪落高山,霜打洼地”,現(xiàn)在看還真有道理。雨下的時間不長就停了。但卻下的很大,把我們都澆了個透濕。我們把靴子脫下來,倒凈了里面的雨水和汗水,短暫的休息了一會,褲子也濕了,鞋子里也濕了,腳在里面可受罪了,把腳趾的肉皮泡的雪白雪白的,還起了很多的褶皺,大家玩笑說“地質(zhì)構(gòu)造在腳上發(fā)生了”。當(dāng)我們滿身掛著樣袋,回到住地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七點多鐘了。此時正是晚霞滿天,映襯得我們的笑臉格外燦爛!
    蒼山啊,你不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造化,你還有疾風(fēng)驟雨,嚴(yán)寒冰雪……
    在一個夏日的黃昏,天剛一黑,雨就下來了。師傅說,這叫“關(guān)門雨”,恐怕要下一宿了。今天是零點班,我們半夜起來,雨真的沒停,趕緊把雨衣、靴子找出來,穿戴齊整,打著手電,踩著泥濘的山路,上山了。雨大一陣小一陣,山路崎嶇,以前踩過的地方一片稀泥,特別滑,我們只能挑有草的地方走,慢慢地往山上爬。來到了現(xiàn)場一看,鉆機停了,沒有正常鉆進。上一班交代說,鉆機遇到了復(fù)雜地層,巖石不完整,坍塌掉塊,鉆具被卡住了。接班以后,班長采取了應(yīng)急措施,能拉幾十噸的鉆機,全力提升,把卷揚憋得直冒煙,鉆塔拉的直顫,電燈憋得一明一暗的,就是拉不上鉆具來。班長一看不行,當(dāng)機立斷,留下一個體質(zhì)較弱的看機臺,帶領(lǐng)我們?nèi)齻€人去785機取“吊錘”,吊錘有300斤重,我們4個人兩人一組輪流抬,另兩個人一前一后給打手電。雨還在下著,我們穿著雨衣雨靴,忽忽啦啦,踉踉蹌蹌,一步一步艱難地前進,雖然只有一里多地,我們卻走了一個多小時。剛到現(xiàn)場,機長也聞訊上來了,我們抓緊時間把吊錘安上,啟動鉆機,開始打吊錘?!斑选选选贝虻蹂N的巨響在山谷的雨夜久久回蕩。打一會兒,提一提,打一會兒,拉一拉,鉆具終于被拉上來了,鉆機又開始正常鉆進了。
    有一年的冬天,已經(jīng)12月末了,小興安嶺已是一片冰天雪地,晚上的嚴(yán)寒已達零下30多攝氏度,黑龍江全局的鉆探生產(chǎn)任務(wù),只差不足百米沒有完成,局里把這個艱難的任務(wù)交給了我們鉆探分隊。鉆探分隊當(dāng)即決定,全分隊力保一臺鉆機正常工作,堅決完成局交給的鉆探生產(chǎn)任務(wù)。當(dāng)時,最關(guān)鍵的是保證鉆機的送水管路不凍,送水管水路暢通,就可以保證生產(chǎn)任務(wù)的完成。全分隊其他各機臺人員、安裝隊、后勤人員,全部出動,伐“站桿”的、截倒木的、揀干枝的,沿著送水鐵管,從水源井到鉆機現(xiàn)場,每隔十幾米攏一堆火。夜晚望去,從山下到山上,蜿蜒一千多米,火光映紅了山川,很像是巨型的“火龍”,這“火龍”不正是我們地勘人用熱情戰(zhàn)勝北國隆冬冰雪嚴(yán)寒的寫照嗎?
   我的蒼山啊,你鐘靈毓秀,葳蕤蔥蘢,野趣天成……
   一抹青嵐,出澗繞岫,濯清空氣;一陣細雨,過峰垂巒,滌凈浮塵……
    春天,在一片嫩綠中,各種各樣的野花讓我們目不暇接;更有各種各樣的山野菜:蕨菜、猴腿、刺老芽……供我們盡情的享用。秋天,在一片五花山中,各種各樣的野果:藍莓、榛子、山茄子……讓我們盡情的品嘗。更有各種美麗的小動物,漂亮的 花鼠,機靈的松鼠,艷麗的鴛鴦,迷人的黃鼬……在一個初春的時候,一只小野兔,不知為什么,來到了我們幾座帳篷圍成的“小園”內(nèi),它渾身銀灰色,只有脊背微黑,四只小爪雪白,兩只大耳朵聳聳的,一對大眼睛圓圓的,太漂亮了!一瞬間,同志們都看呆了,小兔也蹲在那兒,靜靜地看著大家。突然,有幾個年輕人“嗖”地撲了過去,想把它捉住。小兔稍一躲,撒腿就跑,一溜煙地鉆進了旁邊的草窠里,四只小爪翻成了一長串白色的花朵……在一個深秋的季節(jié),我們走進了一片松林中,一層松針的落葉像金色的地毯,走在上面愜意非凡,迎迓我們的是陣陣鳥鳴,滋潤我們的是縷縷芳香,這環(huán)境太美了!我們找了一顆大紅松樹下小憩。忽然“撲通”一響,一個沉重的東西掉在了腐殖質(zhì)很厚的草地上。大家尋聲望去,原來是一顆碩大的松塔。小張立即撿來,用地質(zhì)錘輕輕的一敲,立見幾顆飽滿的松籽迸了出來。隨手把它拾起,放入口中嗑開,松籽香便即刻溢滿了口腔。就在大家品嘗這天賜的珍品時,驀地,頭上響起了“嘎嘎”的幾聲悍厲的兇叫,令人毛骨悚然。舉目一看,卻是一只豐腴的松鴉,落在一條三米來高的松枝上,正沖著我們尖利的嘶叫呢。我們揮動著手臂轟它幾次,它都不肯離去;有人用樹枝扔去,它很不情愿地飛了起來,盤旋了一小圈又落下了,仍舊沖著我們啼叫……我們明白了:原來,正被我們享用的松塔,是這只松鴉才從樹上啄下來的。它的暴怒,是因為我們侵奪了它的“勞動果實”。真是勇敢的鳥,居然不怕我們這些“龐然大物”!
    是的,我的蒼山!你博大渾厚,內(nèi)蘊豐富……我們地勘人在你的懷抱中,風(fēng)餐露宿、櫛風(fēng)沐雨、拼搏奮斗,流汗、流淚、流血,甚至犧牲!我們地勘人的情懷就像這蒼山一樣博大寬廣,為了地勘事業(yè)創(chuàng)造輝煌,大自然的苦難再多,我們都會等閑視之。只是,有時因為山水的阻隔,使我們骨肉親情情難盡,常使我們淚流滿襟。有一位地質(zhì)工程師,在大興安嶺的一個荒僻山區(qū),做一個地質(zhì)預(yù)查項目的負責(zé)人。家中的老人突然病故,由于山里沒有固定電話,手機又沒有信號,單位派出了最好的越野車日夜兼程到野外把他接回來。待他到家的時候,不但臨終一面未能見到,遺體也已經(jīng)火化了……真是子欲孝而親不在?。?BR>    我的蒼山啊,我還會打好背包,走向你——
    






   黑龍江省有色金屬地質(zhì)勘查七0七隊   聶孝忠 
   地址:黑龍江省綏化市人和街17號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