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風情
來源:作者:陶復元時間:2012-11-29熱度:0次
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的這些天,我們約定去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進行訪古思今的主題團活動。永嘉的出名在于先賢謝靈運首開中國田園山水詩的劃時代篇章,今天能夠在中國田園山水詩核心發(fā)源地楠溪江進行有意義的團主題活動,內(nèi)心的喜悅之情早喜上眉梢了。
從臺州地區(qū)(現(xiàn)臺州市)椒江市驅(qū)車永嘉甌北,已經(jīng)是響午10點,在小鎮(zhèn)休整片刻后,我們租了幾輛殘的,就進山了。
小鎮(zhèn)甌北處在甌江與楠溪江的集合交匯點上。也是經(jīng)濟界“溫臺模式”發(fā)源地之一,民間蘊藏著巨大的具有“敢為天下人鮮”溫州精神的創(chuàng)業(yè)能量。被譽為“溫州的浦東”。楠溪江流域是他的天然糧倉。
楠溪江流域的山地具有典型的浙南丘陵山地地貌。山峰聳立連綿,陡崖絕壁,溝壑深邃。 我們?nèi)サ氖墙鹎飾魅~紅的季節(jié)。山坡上修長挺拔的楠天竹,葉子在寒氣的蒸藤作用下,紅彤彤的,有詩曰:“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我們在下午二點左右抵達了一個叫獅子巖的村莊。
楠溪江兩岸散落其中的古民居像珍珠鋃嵌在鄉(xiāng)間田野村落。非常適合農(nóng)牧耕讀。在南宋時期這里形成了我國一個著名的儒學學派“永嘉學派”。為史學界所稱詠。
環(huán)視四周,金燦燦的稻穗在強勁的西北風作用下,人走在田埂,稻花隨風香飄陣陣,麻雀低空在眼前盤旋。站在山坡高處,盡收眼簾的多彩梯田,在一串串長陽的照射下,生就一幅碩果累累美景圖。
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沿著曲折蜿蜒的楠溪江,田連阡陌 ,叢花中的蜂蜜為我們開路,峰回路轉(zhuǎn),移步換景,山澗清澈在地引力的作用下,搏擊溪流中礁石,折騰成款款細水,像彩色煉帶鋪在幽靜山谷。路邊的修竹叢林不時傳來人們的竊竊私語聲,走進一瞧,原來二對學生模樣的情侶在這閑情逸致。我們一行有玩皮的也在做著各種鬼臉,為勞累的旅途作舒緩的放松。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得加緊時間去體驗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在獅子巖,我第一次座上了竹筏,在老大爺手中乎深乎淺的溜子操縱下,青青河水在腳下飛速向后退去。這時火紅的太陽已經(jīng)掛在山崗上,即將下沉。華燈已經(jīng)初上。
老大爺把我們安頓在他的家,這是一棟明清時期的四合院,左右兩個廂房,叫東西廂房,帶有屋檐的二層樓房,中間是祠堂,從三三兩兩、進進出出的人群來觀察,住宿的生意還是不錯的。
天在漸漸地暗下來,面對這寂廖空明的四合院,在群山環(huán)抱中,隨著大地的靜止而靜止,在經(jīng)過短暫的寧靜之后,場面很快變得喧鬧起來,原來曾經(jīng)何時,溪灘上升起了火焰,最具楠溪江特色的篝火晚會開始了。其實我們的內(nèi)心早被這火紅的焰火所吸引,我們出資買來30元錢一斤的木柴,大家圍著篝火不約而同唱起熟悉的旋律,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在火焰中烤著紅薯,大家身上原始沖動的本能此時得到全面的釋然。
楠溪江的夜晚是寂靜的,因為有大山的包容與并蓄。楠溪江的民風是純樸的,因為有一代山水田園詩鼻祖謝靈運、“永嘉學派”的千年熏陶,楠溪江也不失現(xiàn)代的靈動與活潑,本身溫州人具有“中國猶太人”的美譽。
楠溪江風情順應了天地風雨聲心旌搖曳,觀山則情溢滿于山,觀水則情溢滿于水。得益于楠溪江恬靜的山水田園自然風光。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