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絆腳石與墊腳石

來源:作者:楊必正時間:2012-12-05熱度:0

     公元1197年的金秋十月,武夷山北麓江西鉛山縣廣袤的田野、含黛的遠山好像被那位畫家涂上了金黃與墨綠色的一幅油畫。沉甸甸的稻谷在微風吹拂下,頻頻向路人點頭,不知疲倦的搖擺著。惹得路人贊賞一片:今年的收成真好。
    這天,居住在瓢泉的辛棄疾陪同遠道而來的陳亮一同去福建武夷山,看望病中的老朋友朱熹。行走在紫溪畈上鵝湖古驛道上,辛棄疾和陳亮也被眼前的田園美景所感動。兩位志同道合的文友,相聚甚歡,有說不完的話。一路走來,辛棄疾和陳亮興致勃勃的談詩論詞,說民生、議社會。不一會就來到了紫溪嶺腳下,翻過紫溪嶺就是贛閩交界的分水關了。正當他倆下馬要走路時,走在前面的陳亮座騎忽然被驛路邊的一塊大石頭拌了一下,險些被摔下馬。
     這塊大石頭在驛道邊和一戶人家門前的小路的交叉處。石塊呈烏黑色,如青蛙狀伏在道邊,露出地面約一尺。正在門前院子洗衣的村婦,看到兩位騎著高頭大馬的客官差一點被大石頭絆倒,急忙起身道歉說:“這塊蛤蟆石給不少行人帶來麻煩,真對不起!我兒子小時候跑出門也常常被絆倒?!?BR>    “那為什么不搬掉去。”辛棄疾說。
   “我老公也問過他爸爸為什么不把這塊石頭搬掉去?!贝鍕D說。
    他老公的父親告訴后人:“從他爺爺?shù)臓敔斣谑雷≡谶@里算起,這塊石頭就一直立在這里?!彼麪敔斦f,石頭那么沉重又埋的那么深,要把它搬走談何容易。兒子想想也是,要不然為什么前輩不把大石頭搬開呢?
兒子娶了媳婦,生了孩子,當上了爸爸。石頭仍然立在門前的路上,幾代人都未搬走的大石,如蛤蟆狀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辛棄疾聽了村婦的故事,對陳亮說:“正好我們也要休息一下。我倆是否看看能把這塊石頭挖出搬走?!?BR>“算了吧!他們幾代人都沒有搬開,可能是埋的很深,或者本來就是和山體連在一起的。我們別費力了,出力不討好。”陳亮一臉疑惑的說。
    “老兄此言差唉!沒有實踐怎么就可以先下結(jié)論呢?挖挖看,力氣用了,又會再來的,你說呢?”辛棄疾招來村婦拿出鋤頭、鐵鏟等工具和陳亮一道開始挖掘石頭。他們先掘開鏟除大石四周的泥土,村婦和她的兒子也來幫忙。十幾分鐘后,大石頭就露出了底部。在床上養(yǎng)病的男主人聞訊,也急忙起床來了。他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原來大石頭埋的并不深,都被那塊上大下小的石頭外表蒙蔽了。辛棄疾、陳亮和這家人用一根大木棒合力翹起了大石頭,下面塞進泥土和小石子墊高,慢慢就把整塊石頭挖掘到地面上。大家又拉的拉、推的推的推。不一會兒把大石頭推到了路邊的一處低洼處,然后在周邊填上泥土。從此一塊絆腳石變成了驛道上墊腳石,方便了來往行人。
     辛棄疾和陳亮喝著女主人端上來的河紅茶,心里感到無比欣慰。他倆休息了一下又上路了。兩人邊走邊聊,議起了剛才“一塊無用有害的絆腳石變成了有用的墊腳石議論開來。”最后一致認為:實踐出真知;結(jié)論應該在調(diào)查研究之后。對任何一件事情遇到困難可以換個角度去克服,轉(zhuǎn)換思維天地寬。阻礙我們?nèi)ジ淖?、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不僅僅是我們思想上的障礙和視覺上誤判,還有消極的思維理念和與身俱來懶惰行動??赐甘挛锏谋举|(zhì),不為表象所迷惑,搬走心中的頑石,眼前就會豁然開朗,甚至化腐朽為神奇,劣勢變優(yōu)勢。
     “同一塊石頭安置在不同位置,它發(fā)揮的作用與效果也不同,甚至是相左?!标惲琳f。
    “是?。 毙翖壖不卮穑骸傲矿w裁衣,物以盡用。這又是另一個人才使用的問題?!?BR>     辛棄疾和陳亮聊著聊著,不知不覺來到了贛閩界山分水關。他倆站在分水關的城堡上,看贛閩間連綿起伏的山巒,聽一陣接一陣松濤聲,心馳神往,舒暢無比。(楊必正)
                    2012.12.5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母愛無怨

下一篇: 陳宅村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