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難忘春節(jié)腌臘肉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2-12-23熱度:0

 

   “三九腌臘肉,節(jié)余吃來年”,這是一魯中地區(qū)一句關(guān)于過年腌臘肉的農(nóng)民俗語。
  兒時,因生活在農(nóng)村。每到臘月前后,目睹了家家戶戶都腌制咸雞咸鴨咸肉等年貨的情景。
  在那生活極其艱苦的年代,家家戶戶平日幾乎很少有葷菜,無非是青菜蘿卜疙瘩一些腌制的咸菜。只有逢年過節(jié),或者家里來了親戚,才會破例打上幾個積攢已久的雞蛋,炒上幾個小菜,有條件的到代銷店上打上半斤散裝的燒酒;沒條件的就到鄰居家借半壺燒酒,等到過年時一并歸還。所以,盼望過年吃臘肉,就成了我們小孩子最大的心愿。
  腌制咸貨的方法很簡單。先是將鹽、蔥花和花椒放鍋內(nèi)炒出香味。鹽是那種散稱的大鹽粒,需要用酒瓶或搟面杖細細的搟碎。然后用炒熱的花椒鹽將肉的表面全面揉搓一遍,放在干凈的小缸內(nèi),撒上椒鹽,再加一些八角,用干凈石塊壓住,腌制3-4天后,將肉上下翻個身,再腌上幾天,然后將肉取出,掛在屋檐下的通風處,直至晾干。晾干的過程,也是我們最垂涎欲滴的時候。眼巴巴地望著掛在屋檐下那滴著鹽鹵的咸雞咸鴨咸肉,扳著手指頭數(shù)日子,焦急地等候新年的到來。對于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春節(jié)是一種期盼與向往。不僅有花衣裳,壓歲錢(磕頭錢),還可以徹底地滿足一下肚子里的讒蟲。
  農(nóng)村晾干咸貨多是掛在屋檐下或屋梁下。由于民風純樸,從沒有失竊的現(xiàn)象。在雪花飄飛的季節(jié),我們打雪仗,堆雪人,盡管兩只小手凍得通紅,卻總是一遍又一遍,并且不厭其煩的問父母什么時候過年。因為那掛在屋檐下的美味佳肴時時在牽扯著我們的讒欲,一進臘月屋檐下對于我們來說永遠是一道最有誘惑力的風景。
  日子雖然清苦,但只是相對成年人而言。兒童的世界永遠是無憂無慮。農(nóng)歷的春節(jié)終于在企盼中到來。大年二十九的下午,我便與弟弟都早早的洗了腳睡了覺。當然,臨睡前更忘不了看一眼那滴著鹽鹵香的咸雞咸鴨咸肉。在大年三十早上“噼靂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終于睜開了惺忪的睡眼。歡呼雀躍,穿上期盼已久的花衣服與新鞋子。此時,門上早已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還沒有到廚房的門口,就聞到了那種濃濃的咸貨香味。接過母親偷偷遞過的一塊切好的冒著熱氣的雞肉或豬肉,放入口中,陶醉狀地用舌尖舔吸哈,慢慢地嚼碎,舍不得一口咽下去,在嘴里慢慢地品味,咽下了讒欲的口水,也咽下了一年的企盼與滿足。
  餐桌上,望著成塊狀或片狀的咸貨,象征著年年有余的鯉魚,孩子們總是忍不住伸出兩只黑乎乎的小手去抓。在一家人的注視下,被父親輕輕的用筷子打回。其實,在父母的心目中,兒女吃入肚里也許比自己吃了更感覺幸福。只是那時,年幼的我們還遠遠沒有讀出父母眼神中的那種慈愛與關(guān)懷。只是天真地想,要是每一天都是過年那該有多好啊。這樣我們就可以天天有新衣服可穿,有雞魚肉蛋可吃了。
  很多年后,走出大山來到這個用鋼筋混凝土澆鑄的城市,很少有人再去腌制咸貨了備年了。只是偶爾在小區(qū)的晾衣架上看到一兩串腌制的咸貨,也是那些退休后的老人為了尋找曾經(jīng)失去的記憶,目睹此景,鉤引起了我對那段艱苦日子的回憶。每到年關(guān)時,我總讓親自動手腌制一些調(diào)節(jié)一下口味,但兒子對那些咸貨并不感冒,多半是在我們的呵斥下才像吃藥似地吃上幾片,而且也總是難以下咽。每次過年回家,母親端上的淹肉和“年年有余”的大鯉魚也成了一種擺設(shè)。是啊,物是人非,現(xiàn)今,大街小巷的超市、便利店,咸鹵、風干肉、香腸、醬制品品種琳瑯滿目,應(yīng)有盡有,隨時可以買到。但在我吃來,卻少了幾分感覺,再也吃不出兒時那種濃濃的的風味。
 
作者: 聯(lián)系電話:15264381169
電子郵箱:zbwbzyf@163.com   QQ:1052171498
作者簡介:朱玉富,大專文化、男、46歲,系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qū)艾山街道人,自幼喜歡新聞、文學和攝影,現(xiàn)供職于《淄博晚報》衛(wèi)生健康版記者、編輯。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法制日報》《中國保險報》《中國綠色時報》《大眾日報》《淄博日報》《萊蕪日報》等全國省市近百家報紙發(fā)表新聞、攝影達10000余篇件;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中國報告文學》《黃河文學》《北方文學》《廣西文學》《中國散文》《中國作家》《中國人?!贰秶辆G化》《齊魯晚報》《農(nóng)村大眾報》《長河晨刊》《黨員干部之友》《支部生活》《中國保險》《中國保險報》《淄博日報》《淄博晚報》等60余家報刊發(fā)表散文、小小說達600余(篇)件。第十一屆《大眾日報》十佳業(yè)余記者;山東省青年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創(chuàng)作的《心中的雨季》《酸澀的葡萄》中篇小說、小說獲山東省五個一文化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