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母親的臘八粥

來源:作者:朱玉富時間:2013-01-09熱度:0

“一陽初復(fù)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芭D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臘七臘八、凍死叫花”“ 臘七臘八,凍裂腳丫”。從臘八這天起,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jié)了。
  說到臘八節(jié),就不能不說喝臘八粥的風(fēng)俗。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后來材料逐漸增多。記得小時候,母親用紅棗、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綠豆、紅豆、蔓豆、豇豆之類加上紅糖或白糖熬成熱騰騰的粥———在我眼里,那曾經(jīng)是不可多得的美食。那時候曾記得臘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然后全家人才開始動勺吃粥。
  臘八粥雖然只是一頓普通的粥,但關(guān)于它的民俗傳說卻很多。有的說是佛祖釋迦牟尼修行時每日只食一粥,臘月初八終于悟道成佛,后人為了紀(jì)念佛祖而食臘八粥。還有的說秦朝修長城時,有一年農(nóng)歷臘月初八這天,民工們斷了糧,大家翻搜糧袋,將糧袋里的豆、米等各種糧食匯集到一起,熬了一鍋粥吃了,但最終還是餓死了,為了紀(jì)念這些民工流傳下來了吃臘八粥的風(fēng)俗。在家鄉(xiāng)魯中流傳最廣的卻是和朱元璋有關(guān)。相傳朱元璋少時為地主家放牧,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有一次,正是臘月初八這一天,他在野外放了一天羊,到晚上還沒有吃上一頓像樣的飯菜。于是他就在野外到處找東西充饑。突然間,他在田邊發(fā)現(xiàn)一只長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逃進一個老鼠洞里,朱元璋走近那個洞口,用樹枝掏了掏,在老鼠洞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各種各樣的糧食,顯然,這是老鼠的冬儲糧。朱元璋掏了一大把五谷雜糧,其中有小米、玉米、花生、紅豆等。他將這些雜糧洗凈,煮成粥,吃起來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仍惦記著他少時親自做的“雜糧粥”。他規(guī)定在御膳堂要做這種五谷雜糧粥,并欽定這種粥的名稱為“臘八粥”。御廚在粥中另加入芡實、蓮子、桂花、桃仁、小棗等,使這種粥格外香甜可口。后來這種粥又傳到民間,一直相延到今。雖然這些傳說和故事各不相同,但大都包含了節(jié)儉和感恩的意境。
  在貧苦的日子里,吃到香甜的臘八粥曾經(jīng)是奢侈的享受??墒乾F(xiàn)在,認(rèn)真地煮臘八粥的人越來越少了。早晨醒來,手機里收到一條短信:“今天是臘八節(jié),我用‘幸運米、開心果、美麗豆、發(fā)財棗、美滿仁、如意蜜、健康糖、無憂水’做一碗臘八粥送給你御寒,祝福你每天都開心!”這是一個逢節(jié)必過的“80后”朋友發(fā)來的,難得他還記得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我把它轉(zhuǎn)發(fā)給了很多朋友。過節(jié)是快樂的,但愿我們不要忘記了多彩、豐厚的民俗文化。
  其實做粥的原料非常簡單,無非是家中常有的糯米、黃豆、紅棗、花生之類,再加上點買來的杏仁、蓮子、百合、核桃仁和干筍片,攪和后添水用大鐵鍋熬制。每次在熬粥之際,小孩子嘴饞,常常從翻滾的鐵鍋里用木棍或筷子夾出幾個紅棗哈哈氣塞入口中,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嚼著。有時母親發(fā)現(xiàn)了,怕燙著我,佯怒地罵一句“小饞蟲”。
  等待熬粥的時間是相當(dāng)漫長,大約需要半天工夫。母親將鐵鍋置于灶臺上,往灶口添加木柴,火光把母親的臉映襯得紅光滿面。這是一個耐性的考驗,因為添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它直接關(guān)乎著火候掌握的技巧。火若是猛了,粥容易發(fā)糊熗鍋,弱了粥便夾生。待鍋燒開,母親將一塊木頭添進灶口,等木頭燃去八九,才又會另增添一根,這樣灶里的溫度基本保持一致。每添一快木頭,母親的嘴里總是念念有詞,或是小聲地哼一曲小調(diào)。我好奇地問母親這是干什么,母親笑著告訴我,‘世間的事物都具有靈性,只有在平和的心境下,熬出的粥才好吃’。
  粥熟后滿屋子飄散著一股清香,母親打開鍋蓋,粥色白里透紅,泛著一層亮光。母親先盛一碗放在供桌上,點燃香燭,敬謝神靈一年來對全家的護佑。儀式結(jié)束,母親又舀出一大碗,讓我給給奶奶送去,老人家的牙口不好,上面的粥較稀,喝起來不那么粘牙。等送完粥我猴急地跑回來,母親早滿滿地給我準(zhǔn)備了一碗,熱乎乎地臘八粥一入口,只覺齒頰生香,很快一碗粥見了底。我眼巴巴地瞅著母親手中的勺子,母親搖搖頭,又舀給我半碗,然后把勺子放進廚柜收好,我知道那剩下的小半鍋臘八粥是留給在生產(chǎn)隊勞動的父親。
  現(xiàn)而今在雜糧攤上和超市里可以隨時的買來搭配混合好的臘八粥原料,買回家用高壓鍋一熬煮就行了;當(dāng)然也可以自己在雜糧攤上任由自己隨意的篩選、搭配、根據(jù)自己的口味來烹制自主口味的臘八粥;可要說最省事的就是在超市里可以隨時的買到成品的罐裝八寶粥、或早餐店里的八寶粥來充當(dāng)臘八粥,打開就能即刻品食了。
  “粥食文化源有頭,長命百歲神仙求”。又一個臘八節(jié)到了,過去母親做臘八粥的情景只能留在記憶中了。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自己動手熬上一鍋臘八粥,喝上一碗,回味過去的那些往事;同時,也喝出了香濃醇厚的年味。寒冬臘月透心涼,一碗香粥暖胸膛。爽哉、爽哉?。? (編輯:作家網(wǎng))

上一篇: 雪天

下一篇: 蘇東坡的赤壁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