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無法送達的信
來源:作者:詹海燕時間:2013-01-09熱度:0次
外婆,這封信,我知道,你是收不到了。
我自七歲,便隨母親離開川中老家,來到父親工作的地方,一走就是十年。母親常與她的小妹,我喚作保孃的姨保持聯(lián)系,信里母親總是問及奶母的情況,奶母是她的母親,是我的外婆。
雖然我們一家從盆地到高原只是上升了七百米的海拔,但卻隔了千里。母親離家遠了,但依然掛牽著她老家的一切。我還記得,母親的每一封信都極象她平時的絮語,家長里短嘮嘮叨叨。她要問奶母的身體,吃什么藥,是接進城里還是在鄉(xiāng)下,她要問兄弟的耕作,谷雨要種豆,夏至要栽禾,她要問妹子的孩子,長得高嗎,學習有進步嗎。問過之后,還要囑咐一番該怎么做,極象一位母親不放心她的孩子似的。這也難怪,母親是家中長女,外公去世得早,母親便操持家中一切,母親和小妹相差了十四歲,這份親情的惦念就更加厚重些了。
遇上年節(jié),母親讓我和姐姐也要寫信寄去。第一次寫信是在我讀三年級時,母親就讓我給外婆寫信,我頗不情愿,嘟囔著寫什么呢,你們都寫了,我們還要寫嗎?母親這時就開始說外婆是怎樣辛苦地把你們帶大,讓你們寫信都不愿意,你們寫信表示你們記得外婆,意思不同,要是外婆聽到保孃念你們的信,那她心里該是多高興,也不白疼你們一場。
也許是懷著一絲驕傲,我被打動了,很激動地拿出紙來準備寫。應該說第一次寫信多少有一些興奮和驕傲。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親愛的保孃,你好,然后便不知怎樣下筆,還是母親說一句,我寫一句,勉強湊成了幾十字的短信,隨著母親的信一塊兒寄了回去。這以后,幾乎每年過年前,我們總是要給外婆寫信,這成了一個慣例。而我的信總是這樣開頭,外婆身體還好吧,保孃還好吧,一個個問候之后,便是我們的學習匯報,最后是祝愿。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樣類似八股的信一直寫到我中學畢業(yè),因我外出求學、工作種種原因而停筆了,想來,我更多的是懶惰,或者說是年輕心浮,根本沒想到有那么一天連信也無法寄出了。
又到過年了,外婆,您還好吧?……
我想天堂的您,是能聽到我們的問候的。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