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斷想
來源:作者:王者興時間:2013-01-18熱度:0次
一進入每年的臘月,各種各樣的節(jié)慶就慢慢就多了起來,春節(jié)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日就是臘八節(jié)。
關于臘八節(jié)的來歷說法比較多,一種說法是,臘八節(jié)是商代的一種祭禮。那時的人們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用捕獲的獵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祖先和神靈降臨福壽,護佑平安。這四次大祭中以十二月份的冬祭最為隆重,稱為獵祭。古代“獵”字通假“臘”字,慢慢地人們就把十二月稱為臘月,舉行臘祭的這一天就稱為臘日。到了南北朝時期,人們便將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定為臘八節(jié)。東漢初年,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傳說臘八節(jié)這天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臘八節(jié)又稱為“佛成道節(jié)”。
臘八節(jié)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臘八粥。據(jù)說,吃臘八粥的習俗也是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的。相傳釋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經(jīng)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到處訪賢問明,想尋求到人生真諦。有一天,他走到古印度北部一個地處荒僻、人煙稀少的小國境內(nèi),由于酷熱難耐,又累又餓,體力不支,昏倒在地上,一位牧羊的少女看見他后,連忙取出自己的午餐,和著泉水煮成粥,喂給釋迦牟尼吃。釋迦牟尼吃后頓覺元氣恢復,精神振奮,在尼連河里洗了個澡,坐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在十二月八日這天得道成佛。
據(jù)說,牧羊女的午餐其實就是家里吃剩的各種粘米和糯米粥混合的雜燴飯,她把在山上采摘的各種野果和雜燴飯一起煮成粥,卻挽救了釋迦牟尼的生命,造就了一代佛祖。從那以后,每年十二月初七這天,佛教寺院里的僧人就洗凈器皿,選取清新谷果,連夜熬成佛粥,天明時供奉佛祖,同時也將佛粥饋贈給到寺院進香的善男信女食用。
佛教傳入中國之后,佛粥的做法傳到了民間,從宋代開始流行吃臘八粥。到了清朝,皇帝非常重視這項活動,每年都要安排人用大鍋煮粥,同時請僧人誦經(jīng),皇帝、皇后和皇子親自向大臣、侍從和妃嬪們賜粥,道光皇帝看到臣民爭相食用臘八粥的景象,專門寫了一首詩叫《臘八粥》: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在我的老家豫東地區(qū),臘八粥一般用大米做主料,加上小米、花生、綠豆、豇豆、大棗、麥仁等七種輔料混合煮成,煮熟后再加些紅糖、核桃仁,真可謂粥稠味香。民間還流傳著這樣兩句諺語,一句是“臘八粥,吃不究,吃了臘八便豐收”,一句是“大樹小樹吃臘八,來年多結(jié)大疙瘩”。我理解,人們是想通過吃臘八粥來表達對來年五谷豐登的美好期望。
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能聽到這樣的順口溜:“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焙髞砦野l(fā)現(xiàn),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主題大都和吃有關,比如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時要吃湯圓。二月二龍?zhí)ь^時要攤煎餅,吃炒豆。五月五端午節(jié)時要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時要吃月餅。冬至節(jié)時要吃餃子。長大了,學了習中國的歷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古代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水平相對低下,糧食生產(chǎn)不足,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除了達官貴人之外,普通人家平時很難吃到充足的食物,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一些特定的人和事件,逐漸形成并固化了一些節(jié)日,人們在節(jié)日里才能盡情地多吃一些,吃好一些,但吃的時候還不忘為來年的豐收祈禱。
十八歲那年,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母親不顧別人的反對把我送到部隊接受鍛煉,當兵提干以后,因為部隊工作比較忙,我有二十多年時間不能回老家陪母親過臘八節(jié),但我沒有忘記每年的臘八節(jié)這天給母親打個電話,和她老人家互報平安。過了臘八這天就是我的生日,也是母親的受難日,我小的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都很差,整天吃不飽飯,經(jīng)常餓肚子,不知道在當年那樣艱苦的日子里,母親是如何一口水、一口奶把我養(yǎng)大的。
從小到大,母親用她最樸實、最真摯的親情為我營造一個溫馨甜蜜的小安樂窩,讓我始終離不開她的關愛。有時候,我在想,當大多數(shù)人在關注你飛得高不高時,只有少數(shù)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這少數(shù)人中就有母親。每當我打電話給母親時,她總是不要我管她,臨結(jié)束還忘不了教導我,不管再忙再累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要吃好喝好休息好,不能餓了才吃,渴了才喝,困了才睡,累了才歇,病了才檢查。還要我多結(jié)交知心的朋友,想方設法讓自己生活的快樂一些,瀟灑一些,始終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事業(yè)心。
臘八節(jié)又要到了,我計劃不再給母親打電話問候她的情況,我要帶著妻兒一塊回到老家同她一起過節(jié),給她帶去兒女最直接的問候,讓她體會到人間最美好的親情。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