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童年”
來源:作者:紫非兒時間:2013-01-25熱度:0次
年關(guān)將近,“逛街購物”幾乎成了近日生活的主旋律,街市熱鬧無比,摩肩接踵的,不由感嘆我們的城市真是“人從眾”,豐富哦!
從燈火明燦的商場走出來,方覺天色已晚,便邁步準(zhǔn)備穿越“步行街”回家。街邊各色小販的身行影影綽綽,雖然各種香味不斷飄進鼻孔,可極少光顧“街邊攤”的我們還是自顧說笑著往前行。突然間,我的眼神被一輛裝著“玻璃窗”的流動小車給“粘”住了。那半車白白的“米蛋蛋”,不僅粘住了我的眼球,更勾起了我關(guān)于童年綿長的回憶。
“米蛋蛋”,是我的叫法。所謂的“米蛋蛋”,就是把大米或小米爆開,用糖稀粘合成大大小小的圓形食物。那曾經(jīng)是我兒時最主要的也最喜歡的的“零食”,大腦皮層對它的記憶,至今清晰無比。“一分錢一個小的,二分錢一個大的”我記得清楚著呢。也曾在超市買過“米老頭”系列,但形狀、味道都不似兒時的記憶??吹竭@白白的、圓圓的、缺乏任何包裝的“米蛋蛋”,我的雙腿似被粘住了,真有點舉步維艱的感覺。“買幾個吧?!蔽椅貙ν械暮糜丫暾f。娟開始找零錢,我便向小販問起了價格?!耙粔K錢一個”啊!一塊錢之一分錢。這是一個怎樣的比例呀,幾十年的光陰,百倍的物價上漲。幸好這個“小玩意”價格即使變化再快,還買得起,娟買了五個?!皨寢屝r候……”倆不惑之年的女人便開始向身邊的倆姑娘開始了“憶苦思甜”故事講解。好奇的我實在想嘗到這“米蛋蛋”的味道,從不在鬧市走著吃東西的我借著夜色的掩護,張嘴咬了開來。想著也知道如“饑飯最好吃”的道理一般,沒覺得多美味,但還是津津有味地吃著,倆孩子被我們的饞樣感染,也想嘗嘗。拿過去只咬了一口的姑娘便又給我還了回來:“媽,給你的‘童年’”。哈!給你的童年,說得多形象啊,我們吃的,不是“米蛋蛋”,而是我們在意的童年啊。
歸家的路途中,一邊啃著“米蛋蛋”,我和娟一邊給孩子們講述著我們的童年故事,回憶一旦拉開閘門便有些收不住了。
那時候家境貧寒,物質(zhì)困乏,可我們很快樂,很小的事情,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很深很久的溫暖。
記憶中的一幅畫是:每到除夕之夜,媽媽總是端著一盞油燈,在柜子里一件一件翻找早就給我們做好的新衣。每每抱起新衣裳,我總是把它們放到腳頭的被窩下,讓土炕把新衣裳捂得暖暖的。然后換上媽媽用家織布做好的背心,鉆在被窩里,一雙滴溜溜的大眼睛一邊拿著媽媽給的“一毛錢”壓歲錢不停地在燈下照著看著,想著能換來多少甜甜的“米蛋蛋“,一邊看著在小炕桌兩邊包餃子的爸爸媽媽,心里真是說不出的歡喜和暖和。
記憶中的一首歌是:爸爸曾經(jīng)學(xué)過唱戲,小時候曾經(jīng)在一次演出中忘了詞,便挎著籃子又回到了后臺。爸爸給我們講他這件“糗事”時,我們姐弟幾個總是嘻嘻笑話他。因為學(xué)過,爸爸的嘴里便不時會哼出一些“戲曲”調(diào)子來。剛剛“包產(chǎn)到戶”時,夏天麥?zhǔn)栈貋恚职盅劾餄M溢著藏不住的豐收的喜悅,在一堆橫七豎八裝著收割回來的小麥口袋邊,一邊唱著家鄉(xiāng)盛行的“蒲劇“,一邊不顧腳下羈絆走著臺步,我們靠在糧食口袋上看著爸爸,笑得別提多歡樂了。
記憶中的最美麗的是:每到夏日的夜晚,媽媽總是給院里鋪上涼席,我們躺在光溜溜的涼席上,一邊看著天上亮亮閃爍的“星星”,一邊說笑著小孩家的話兒。月光溫柔地灑在我們身上,涼爽的小風(fēng)溫柔地吹著,那種靜謐的愜意對現(xiàn)在來說,真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啊!
曾經(jīng)當(dāng)過幾次可笑的“紅小兵”,翻查從地里歸來的農(nóng)人的草籃子,檢查他們是否偷摘偷拿了隊里的玉米紅薯什么,認(rèn)真得緊!現(xiàn)在想起來實實好笑。曾經(jīng)遍地拾柴火,只為給教室的爐子生火用;曾經(jīng)拿著雞蛋交到學(xué)校,算是交什么現(xiàn)在早已記不起來的費用。但物質(zhì)的貧乏,并沒有阻擋我的歡笑和快樂。
我的童年呀,沒有什么書庫題海,沒有壓彎腰的“大書包”,但我還是考上了“學(xué)?!保晃业耐暄?,沒什么電腦電視游戲,玩的游戲不外是“抓石子”“丟沙包”,卻笑聲朗朗,一雙明亮的不近視的眼睛始終陪伴著我;我的童年呀,沒有包裝精美、品種多樣的“零食”,一個“米蛋蛋”,就足以讓我甜蜜好久。
這樣“米蛋蛋”,我喜;這樣的“童年”,我想!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