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汉隶的‘乌木’

来源:作者:杨宁波时间:2015-07-12热度:0

              

 每年过了正月十六,豫西灵宝虢镇的陈大户叫来算命的瞎子。一般算三卦,多了不灵验。头卦为长者,其实,一家大小,都拉个遍,看看他们的寿。二卦说财运。东家的财运,会跟新来的伙计牵连着。三卦是杂事。见面、瞧病、过寿...包括开私塾、请先生....  农历二月二,大家蜂拥到剃头挑子那里刮胡子、修面、理发。陈大户则正坐紫檀木太师椅,族长、街面的商会会长等乡绅按次序排开。单等应聘而来的先生。   

摆开四个菜“开考先生”。        

今天,大厨真丢脸!肉切得没大没小、薄厚不匀,炒得也不够火候,白白糟蹋了一碗“酱烧肉”。穿长衫、渡方步,挺起脊梁骨“竞走”的先生还真没法下筷子:孔圣人语,割不正,不食。肉割不方正,烹调得不好,不吃它!    

陈大户又让:吃吉蛋,吃鸡蛋。一个鸡蛋,俩蛋壳水上笼打个转就端下软嫩像浆糊的“鲜肉”。根本夹不起块。先生又不能学大家眼疾手快,边捞边吃。        

芥末粉条上!这里有个民间笑话:一个灵宝学生和老师赴宴,老师教授学生:礼为首,不可失。我咋做,你咋学。这个学生一直照先生样子学,先生抬腿他起脚;先生点头他哈腰。先生正吃粉条,见学生比划着夹,忍不住一笑,粉条从鼻孔钻出来。学生学不会,直拉先生:“您教我!您教我!”。农家人都嘲笑斯文人那扭扭捏捏的百态,好出文人的洋相。厨师用菜来圆大家的愿。这重施芥末的粉条正等先生上套。   

新坐馆的先生哪料这些?好不容易没人下筷子,他心急手缓拉几根光溜溜的粉条送鼻子底下,未张口,便有喷嚏。止不住,大袖掩着,头到桌底下,一个劲弯腰捡元宝。几个主考同围观者笑散了身子。     

第四道菜,原是“鲤鱼跳龙门”,可时常没福分吃到。就偷换个“青龙过江”。一碗调许多醋、辣椒面的滚烫盐开水,碗沿上置一条青葱。寓意:学生会成龙成凤??吹剿谌艘缓宥?。留下孤零零的先生单喝这碗令肺腑翻江倒海的“下午茶”。  

 先生需要好几个方面的‘功课’。首先,‘秀才’考试十年、二十年功夫。考取秀才的,会到城里谋取先生或者比先生更好的职业??疾簧?,单看他倔的份上,乡下认可他。第二,是孝子、没有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坏名声’。第三,家里有跟学官或者保长是亲戚、本家等,有他们推荐或者联络?;褂?,狠打学生出名的!有了这四样,先生稳稳当当干到老。  私塾一般安置在祠堂。学生纯爷们!岁数从八、九岁到二十岁不等。老师凭棍子维持权威。打学生狠!轻则打头,打手。打头见疙瘩,打手红肿。最重数打屁股!直打得孩子坐不得板凳,走不成路。  

老师的住宿在学堂。吃饭由学生家长轮流管。饭,主要是沫糊。沫糊是何物?一种北方人过去嗜食的多味食品。      

杂粮面[主要是玉米面]加水泡一夜。早上,锅加水烧开,把杂粮面糊拌入,煮透。加一些酱菜,盐巴,辣椒面就成‘糊头涂脑’的咸沫糊。嚼着吱吱响的酱菜,在喉中呼噜噜的沫糊,咸香爽口。人们吃光它,还舔舔碗底,咂吧咂吧舌头。中午‘盛宴.大餐’是‘酸沫糊’。主料‘酸浆水’系制作绿豆,扁豆之类凉粉废弃不用的酸味浆水。把它拌些麦面杂粮。泡黄豆,[或嫩玉米粒],粉条,豆腐,萝卜叶[或油菜苗]。水中放黄豆烧开,加入粉条.豆腐。倒入酸浆糊。待沸,扔入菜叶,舀饭。那个让人睡梦中都淌口水的酸爽,总也难忘。     

晚上,剩饭做主料,加水稀释,烧开后,杂粮面糊拌如,集汤、菜、馒头功能与一身的晚饭---甜沫糊,把大家送入梦乡。  

做学生,每年学费是麦子或玉米五十斤。这在民国时期是个天文数字。兵荒马乱的民国,表面上,上学免费!教师工资高于一切。其实,每个县城仅有一所官学,仅有几名教师。其余,全是私学。教育难跟新中国任何时期相比。真实的史实:薪酬跟法币无关,跟银元也很疏远。主要跟粮食、棉花、油料联系一起。兵饷最贵!一个兵一天薪水是十八斤到三十斤麦子。比县长的薪水高一倍。一般人扛长工一年除去吃,不过三五百斤粮食。每天平均一斤粮食的工资。一个先生,每天赚三五斤粮食,就很让人眼热。  

先生多才多艺!会‘六艺’。村里的婚丧嫁娶都少不得先生。算黄道吉日、写对联、打鼓、画画....每逢谁家来客,都会叫上先生作陪。薪酬就是一顿饭。收人家俩张白纸,先生都怕人家说三道四。   

陈地主雇佣长工的考试,和别家一样,也四个菜....   

五六月,疯狂野长的韭菜臭【丑】得连牛也不瞅。农妇割草一般割些,河里淘洗,河滩晾晒?;丶衣业抖缍?。一碗青盐撒下,被“冰雹”砸烂身子的韭菜焉头蜷身在陶土罐“避暑”。残冬,田野的韭菜陇盖着“棉花被”过冬,咸韭菜才让青黄不接的餐桌多一抹绿意。它加一把辣椒面,水一和,便成菜。来亲戚,才热一勺油浇去。那犹如春雷的声响,那香喷喷,油汪汪的色相,令肠胃感动。   

深秋的芥菜比咸韭菜的命运好不了多少。河里淘洗,沙滩晾晒?;氐郊?,叶子和根茎“离婚”。叶切??;根茎切丝。红的发紫的小麦面酱分别装扮它们。油炒面酱,分开酱烧,分开包装做咸韭菜的“陪房”。这“一妻二妾'陪着农夫过到阳春三月。   

窑脑门上晒干的辣椒串揪些放锅焙焙,石臼捣个稀巴烂。盐、醋凑热闹。菜名:酸辣水子。那个酸辣,叫脑门透汗,叫江姐也咂牙。   

 还有最高档的'农家炖人参'。这个“人参”是油菜在初冬的根茎。大拇指粗,半尺来长,连着须和千年山参没什么俩样。只是口感苦涩难言。油烧热,把切麻将块的“人参”炖煮烂透。那个味,实不敢恭维。   

常年亲自劳作,主食是谷面馍的小地主试长工:这四个菜,配十多个谷面馍就开考。   

长工怎样一气吃完那些?一口馍,一口菜,根本吃不快:一口馍,一口汤,根本吃不光。巧长工来个"馍夹菜'.放俩回裤带,才算过关。  

 豫西灵宝市虢镇西华村的地主陈家的如此’好光景‘,让少东家陈正看来,平平无奇。大伯是掌柜!是保长!整天带着私塾先生到村里埋人、娶媳妇....二伯还不如个伙计!整天东村、西村卖黄米酒,不时,被打得头破血流或者被土匪扒光衣物....他父亲老三,整天带着长工割草、驮粪...  作为地主婆的大娘更苦!天不亮就干活!喂猪、磨面、织布...半夜,还在黑地里纺棉花、纳鞋底、照看满炕的孩子。  生来体弱的陈正时常闹病!爱招惹孩子的长工都生怕他,死在自己手里。孩时的陈正孤单寂寞。陪伴他总是那雕花的门窗图案??醋拧⒏潘?,陈正打发一个个季节。  陈赓、谢富治解放了灵宝!农会要枪决陈正一家!陈正一家三个父辈被五花大绑。陈正跟大哥也等着处置。  

陈正大伯不停喊冤:我不就多了几亩地!当了保长!可我没欺负谁!没有闹出人命!哪一家不是我忙前忙后给他娶了媳妇?哪一家不是我拉不孝顺的儿子在灵前磕头?大家不搭理他声竭力嘶的哭喊。合计:他儿子不到二十岁,也看着呆头呆脑的。能否留下人头?老二做生意,整天见人点头哈腰的,没有民愤!老三在地头,比伙计都干得欢实!大家计划完了,留下陈正家的族长让他说说话。大家安慰陈正大伯停住哭。合计陈正大伯的后事。   

陈正家埋了人,挪出了地方,丢弃了田地,背着’地主‘的帽子,陈正进入新社会。  新社会,陈正一家住着一直掉土的烂窑洞。整天整夜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白天,干活。上台挨批是他们的‘节假日’。这不用劳作,只需要或蹲着、或跪着,低头哈腰听’难听话‘。村里批斗按正常劳动计分,去乡里挨批斗加一分,县里挨批斗加三分。陈正习惯了看父辈的’样子‘。喜欢听他们讲’地主带霸‘大伯的’贪婪‘故事:别人雇佣长工给300斤麦,他却给350斤,还许诺给十斤棉花、十斤油做奖励!把长工害得,半夜起来干活。雨天不歇,还在牛圈忙活。一个新婚长工,忙得没时间回家。幸亏人家帮忙,媳妇才怀上娃娃。大家笑得前俯后仰,组织者也忍不住笑声。  

大家要陈正二伯说家里有钱!他二伯说:临解放,我哥怕大家分了我家的财,就偷偷带我埋金砖。人都说,金砖会跑!我哥让找牛拉套的缰绳绑着金砖。我们一块一块搬,半夜才埋了几十块。后来,我哥被政府公决,我试图把金砖贡献给国家。却,还是让金砖跑了。大家不信。嚷着要他缴出来。很多时候,大家还专门组织起来,把他家宅院、田地、坟茔都挖个遍。陈正偷偷问父亲?父亲说,我没见过金砖。听你二伯说,跟长城的砖一般大,只是,特别沉!一个人要好好搬,才搬得动!  

烂窑洞一个劲掉土疙瘩吓唬陈正。下雨时候,更让他们害怕。陈正二伯用’胡言乱语‘迷惑’穷苦大众‘的心灵,他们答应给他们一家换房子。五八年’大跃进‘废弃的猪圈让他们做安身住所。虽说,低矮、潮湿??刹换嵋?!  

陈正在这段日子,忙忙碌碌,无所作为。他还是老毛?。赫於道锎ё判”?,铅笔。有时间就画。大家会夺了本子,批评一番,羞辱一番,扔了本子,看他取拾。  陈正因’成份‘问题,学习再好也难有好果子?;丶依投?。已经青年的他,十分想找个媳妇。不等媒人走进家门,就诸多的阻挠和好心的’提醒‘。一个山里的姑娘还是不顾大家的闲言碎语,更不顾他父母的反对。要跟着他。她理由很简单:我家住深山!难见俩根麻花,难见过二尺洋布,难看个二层楼...他家所在的村却啥都有!我嫁给陈正,可以天天看,甚至可以摸摸!陈正心里难受,可表面还是喜洋洋。  如此不会’说话‘的新媳妇却改变陈正一生。陈正很快爱上她。她白天勤于劳作。晚上,从不嫌弃猪圈的住所和病恹恹’要死‘的男人。为了维护家。她针对别人的’脏话‘一直反击。陈正一家都心里感激她,却还是怕她给大家招惹’杀身之祸‘!  ’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一切都要回归正常!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政坛最耀眼数邓小平!亿万民众的心里最敬服的邓小平开始了’改革开放‘。才一年,大家就不再饿肚子!大家开始合计新的生活!  陈正媳妇忙着地里的活。从来就不热爱田地劳作的陈正想着如何:讨要宅基地,盖大瓦房!  自从唐明皇迎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后,杨贵妃家乡--灵宝人便以皇亲国戚自居。姑娘出嫁,戴凤冠,着红绸棉裤褂,包装成丰腴妩媚的杨贵妃模样。由于女儿身价不菲,所以,挑女婿不能含糊,考女婿的“试题’’五花八门,小伙儿的长相、言谈、气力都做‘‘大考提纲’’。就连吃饭,也能考女婿是不是‘‘八成’’。  

考核通过的女婿身价百倍!不仅得了人家的宝贝,还赚到许多家什。第二年夏天,丈母娘亲自给新婚的女婿送’凉’来。其实,丈母娘表面夸女婿:我儿娶个好媳妇!其实,好媳妇是她闺女,她还是王婆卖瓜!这次,她说是怕女婿夏天热,送凉席、竹门帘?;故桥伦约汗肱晃贸娑RАK椭衩帕?,防蚊虫进门。送凉席,是为了闺女睡个安稳。凉席在女婿身下,没办法炫耀!只有在竹门帘绘画精美图案,让大家夸自己家的丈母娘!  绘画竹门帘就成了一个‘难题’。山村难有高级画师?!骷摇裁挥星?。只好寻村子舞文弄墨的上场。每天,准备好饭、好吃喝,陪着‘画师’。画师都是非专业!画的鸟比猪还要丰满,画的山比粪堆还要耐看...忙个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情?;固忠热?、五块钱实惠的礼品。算算,足足十个竹门帘的价格。  

陈正常干这。只是,没有收到钱或礼品。甚至吃饭也难。原因是他的身份。再说,大家也是看得起他,才让他干。单凭这,他就很满足。  如今,不论成份!还要发家。陈正决定离开这里,到远处画竹门帘。  很容易接到活,价格也不错!五元。足足值在生产队一个月的功夫。可是,陈正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别人干十天的活,他一个钟头就完工!还不等人家把饭做好再让人家’审核‘。  人家围着他打量半天,围着画打量半天。实在寻不下’话‘。陈正被看得有些发毛:我做错啥?他自动把价格减一半。不好意思的‘主家’忙请他吃饭。等吃饱,下一户人家在等着他。  庄稼还没有等到秋天,他就盖好五间大瓦房。全村第一个!全村最奢华的。  大家眼热不得!打发儿子、闺女来学画。胸无城府的陈正来个竹筒倒豆子。学会的徒弟迅速把师父扔出画竹门帘的行当。  

早看不上这倆钱的陈正,想着大名利!他要跟县文化馆的书法家、画家较量:看谁是真正的、国家承认的书画家?  真正的书画家需要考试和比赛。需要参加省举办的书画家大赛?;袢∶斡腥?,可以加入省级书法、省级绘画会员。陈正闻听这些。很犯难:临帖、国画都是难题。他原本是自学的。   为了荣誉,他跟灵宝另一个知名书法家-高源偷扒火车到省城书法家协会、省美术馆....  凭借三次省级书画家比赛的名次,他加入省书法家协会和省绘画画家协会。   不满足这样,他们又跑北京。凭借俩次在国家书法家大赛的名次。陈正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转眼,陈正已经70多!老伴离世十多年,他一个人独居也十多年。他辩驳:谁说我一个人?大老婆走了,还有俩个小老婆!书法做二奶!小三是国画!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一面之缘

下一篇: 心有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