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壮哉华山

来源:作者:乡乐土时间:2015-07-20热度:0

 

                     一

  28年前,我还在蒲城老家当中学生的时候,就向往着了华山。待到周至当了补习生,便将爬华山预定在高考金榜题名之后,想志得意满地立于那山顶,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以壮我心,以抒我怀,以全我志??上В沂О芰?。

  有失败者也去登了华山,做了纵身一跃的悲壮,全了他自己的所谓气节,叫人敬佩又叹息。我没有那样做,因为父母把我养那么大,我还没有报答他们,更何况我对未来还充满着希望。我又立下了“五十年壮心不老”的志,虽沮丧却又昂首在人生的道路上了。于我,断未颓废到“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混世态度,而似乎是“擦干了血迹,掩埋了尸体,又上战场”了,许是有“走一步看一步”的机会主义罢,而更多的是,相信只要努力就多少会成点人样的。就像爬山,只要你肯爬,就会上升,而且用的力越大出的汗越多,上升的就越快越高。我庆幸1990年那年没有来华山,而是穿着军装乘着列车去了石家庄,否则,人生的许多好处我就无从知晓了。

  华山之于我,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它的脚下向西约20公里,有个叫夫水的镇,便是我的“籍贯”——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就出生在那里。托地坊、小堡子、白土坡、兴乐方、南城子、北城子等,都是儿时常从祖父母和父母口中听到的地名。幼时贪玩被立强叔伤了命根子后,爷爷带我治疗去的就是夫水街,印象最深的竟然是熟人医生招待我们的一顿汤面条。那碗汤面条,调和非常棒,是我至今吃过的最美味的面条。后来还跟着爷爷、奶奶去过姑家、老舅家。在那样一个少吃缺喝的年代,当裁缝的老妗子竟然给我做了新衣服穿,让我很是惊喜。只是在一次等火车时,我差点就葬身车轮下,惊魂之后,老家真的就离我远去了。老家给我没有留下清晰的印象就离我远去,一来是因为我上了学不能再吊儿郎当,二来是经济上不太允许,三来是因为上辈人的人情世故渐行渐远使然,是没奈何的事情。虽然1994年春退伍后的我去桃下镇寻过小妹,但并没有去拜访过夫水街及近邻的老亲戚们,对于故乡的印象,终究仅限于上述故事,而没有清晰的物像在脑里来。

  车开到罗敷镇境内后,我瞪圆了眼看路边的标识,让妻子将车速减下来?;雇O鲁滴室还媚?,姑娘说夫水镇早已撤销,现隶属罗敷镇,没听说过什么托地坊、小堡子,南城子、北城子倒是有。姑娘的音调,正是记忆中老姑、姑的音调,我的心立即被一股温流冲击,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根脉,看到了父母幼时的岁月。父母的童年在这里,我的童年在蒲城县坡头乡,儿子的童年在周至县城。人生就像牧民的转场,此一地,彼一地,乐意的是主动的迁移,不乐意的是被动的迁移,只要不遇战争和灾情,就是造化了。我不熟悉华阴,儿子不熟悉蒲城。父母熟悉当年的华阴,但未必熟悉现在的华阴,这大约就是物是人非、人是物变罢。而我此次爬华山,已不再是当年的心愿,主要是为了儿子。儿子正是我当年向往华山的年龄,也与父母离开华阴时的年龄相当。我不是要向故乡证明,因三峡建库被遗民蒲城坡头乡的李向田家族的根脉尚在,而是不想让儿子留下遗憾。后来经母亲一点拨,才恍然大悟。上世纪九十年代返乡的移民,据说被安置在一个取名托西村的地方,而托地坊、小堡子等村子于1959年移民后就撤销了,难怪后生不知道。
   我因志不达愿失了学生时代爬华山的机会,儿子再不可拘泥,虽然上了一个大专,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处,也许在他登上华山之时,就是他再树心志之日罢。经历一下流汗、口渴、腿酸、挣扎……,感受一下神秘、新奇、惊喜、得意……,他也许就能涅槃了。

                     二

  华山最大的特点就是险,号称奇险天下第一山。但被攀登了几千年的华山,经一代又一代人的修缮和开辟,比如开凿石阶路,给石阶路两侧修建护栏护链,修建观景台、服务站、厕所,修建北峰和西峰索道,已今非昔比,攀爬容易得多了。所谓的险,大约只是看着险,而不是爬着险了罢。

  我们将小车停在了二叔儿子的工作单位——荣军医院,于20:00多吃了晚饭开始爬山?;酱竺徘埃宰懦罗业囊桓鼍薮蟮裣?,我们羡慕着这老头的安闲,但却不明白他为什么给后人留下了睡觉而不是读经的印象,莫非是因为用安睡的方式也可以修道吗?他的睡态既然这么好,失眠的人就迷信了他的道法,每每来到华山脚下,总要摸摸他的塑身,以求佑护。也许是因为晚上吧,老头身后的大门并不开通,我们只好从西侧的小路上山。没想到售票处和进山口人山人海地在排着队。这也太火爆了吧,爬山怎么能像赶集一样呢?两年前外甥和同学爬华山时,就说过人特别地多,看来的确如此。爬山不同于其他旅游,何况华山又这么险,怎么能夜间爬呢,难不成是华山旅游当局“捣的鬼”。但不能不承认这一招太绝了,适了平民百姓之需,适了生活节奏紧张的城市人之需,既可省下一夜的住宿费,又一天一夜可将华山拿下。如此以来,游客定是翻着倍地增长了,华山岂能不火。只是这“夜间爬山,白天下山”乍一听有点怪,似乎人都跟着疯狂了。现在正是学校放暑假的时段,游人果然大多都是大中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用想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华山能带给他们梦想和力量。他们来到华山,既是一次内心的约定,又是一次能量的集聚?;街幸残砭褪撬蔷竦募佑驼尽⑷松牡扑?。套用保尔·柯察金的话说,若干年后,当他们回首登华山的情景时,他们定会为青春的绽放光芒而兴奋,为登峰造极而自豪,为战胜自我而心慰。从这个意义上讲,凡青年人,华山是一定要登的。

  行前就已打听清楚,一般的登山方式有两种,一是先夜达北峰,再达东峰,待看了日出,再去南峰、西峰,从西峰坐缆车下山;二是直达东峰,待看了日出,再去南峰、西峰,绕回来过中峰,再下北峰,最后从北峰乘缆车下山。我和妻子计划用双脚走完全程??扇梦乙苫蟮氖?,据说爬到东峰就得六七个小时,其他峰爬下来还不把人累死?就是精力充沛,要在次日中午步行到山下怕不行。好在一路上甚至峰顶都有服务站,只要不怕花钱,自带的食物不够了,补充起来并不困难。有人描述说,爬完山的人,就跟僵尸一样一样。这一点我倒不怀疑,从沿途下来游人的姿势上,就能看出端倪——已经不是用腿在带动身体,而是用屁股在带动着腿了,而且个个面部僵硬。

  我们共背了两个旅行包,一个约二十多斤,一个约十多斤。我不知道爬华山一人得带多少斤水,妻子舍不得在山上买,坚持要多带,除了一旅行壶开水、三瓶矿泉水、三个妹子送的酸梅汤易拉罐外,妻子又买了两个大号的矿泉水。他们知道我早晨让老娘电话打扰得没有休息好,又不习惯熬夜,妻子便抢背了大包,儿子的包又不肯给我,我就只好提了一瓶大号的矿泉水跟着。摩肩接踵的人流几乎全是“上行”,叫人敬佩的是,居然还有看上去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六七岁的儿童。我们基本上是随人流向上流动,也偶尔超越了他人,或是被他人超越。没想到这一走,单在没有台阶的斜坡路上就走了约三个小时。时值入暑后的第五天,不活动都热,何况不停点地在登高呢。好在越往上越凉快,走累了坐下来休息时,能明显感到凉气袭人,但大都等不到凉透就又出发了。两个多小时后,儿子开始觉得,不歇还能走得动,一歇倒觉得走不动了。这当然不是真理,真理是:力量还在,精神怯场了。

  过了紫云宫,我故意指着远处几乎垂直一样的一连串灯光让儿子看,儿子惊呆了,感叹如此陡峭的山路怎么走呀,出事率肯定高,而且上边一人倒下,会一溜带串地砸下来,后果不堪设想。我知道,他看到的并非真实,那只是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错觉而已。过了清心桥不久,一工作人员挡住了旁边的路,疏导我们继续前行。后来才知,工作人员挡住的路,正是通向华山第一险千尺幢和第二险百尺峡的路,真叫人遗憾。到达北峰的山脊时,先还争着背包的儿子,这时已经不再争了,我一要就给了我。自过了五里关后,便随处可见路旁边、台阶上、庙宇下席地休息的人。我们在北峰石门前稍作休息后,继续前进,过擦耳崖、天街、御道,过了都龙庙,儿子已经小气不接大气了。都龙庙之后就是苍龙岭,正是先前所见有一连串垂直灯光的地方。不知儿子害不害怕,我倒是有点担心,便不时抓住儿子的手,尤其当一阵阵山风横着吹来时,我们便抓紧铁链,匍匐前进。还真是,苍龙岭的风,是山上我遇到的最大的风,之后我们立即感到了冷,虽看不到岭两侧有多么悬,但从眼前的走势看,便知是个挺拔突兀处。小心翼翼地通过了苍龙岭后,我们立即换上了长袖衣,儿子却开始喊累了。坚持爬到金锁关,儿子就再也走不动了。于是,我们来到服务区,计划多休息一会儿。此时,两个大号的矿泉水,已剩不到半瓶了。休息吃喝了一番,儿子却说磕睡了要睡觉,难怪,已经约凌晨4:00了。金锁关下面就已出现许多帐篷和大衣,有人甚至裹了大衣给地上铺块防潮垫几个人就头脚相对地挤睡在了路边。给儿子租了件大衣让坐在凳子上盖着睡觉,并叮嘱好了就地等我们,我和妻子便随人流又继续向东峰进发了。

  由于东峰日出时间是5:45,我们是掐着时间爬山的,一路并不紧急。现在,我们仍然不紧急,大约4:30我们到达了东峰杨公塔观景台。观景台上已经人满为患,几乎无处插脚,根本挤不到前边去。这种情况下,我不想等着看什么日出了,想继续赶路——神州大地何处不日出,难道华山的日出就比别的地方特别吗?但妻子不想错过机会,说这辈子能不能来第二次还很难说。我说没那么夸张罢,现在日子好了,想来了随时就来呗。我坐在人群中迷瞪了一会儿,再站起来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放亮,只见使用手机臂架的游人,已纷纷高举起了手机。从他们的手机里可以看到,太阳就像害羞的姑娘,正在缓缓地露出地面——前边的人能看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们只能看着太阳从他们的头顶升起——也是一景罢。

  离开杨公塔本可以直接去爬南峰,但不甘心儿子,便原路返到中峰路口,给儿子打电话要他上来继续去爬其他峰,儿子嗨儿嘘地不愿意,说此次爬山,是他近年来走得最多爬得最高的一次,已经走不动了,不愿再爬。此话不假,我是个爬山的老手,以我的感觉,体重已80多公斤的儿子,能爬到金锁关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要坐缆车下山,从金锁关到西峰比返回到北峰要近,还不走重复路。预约好儿子从西峰乘缆车后,我坐下来休息,妻子不放心又原路下去迎儿子。迎来儿子后,我们一起在中峰石门对面的崖下吃早餐,除了母亲买的“?!弊直⑶耙惶炷盖缀痛竺弥蟮募Φ?、儿子从家里冰箱取的一根大号火腿外,用自带的炉子每人煮了一包方便面汤汤水水地吃了。我也累了,也担心儿子一人返回迷路,建议大家一起从西峰坐缆车返回算了。但妻子不愿意,让我送走儿子后再和她一起步行下山,趁我送儿子的时间,她还要爬南峰和西峰哩。不大顺利的是,我的手机没电了,赶紧关了手机,以蓄余电,以备急需。于是,行进不远处便兵分了两路,妻子去了南峰,我送儿子去西峰索道。西峰缆车售票处的人,就跟进山时山门前的人一样多,护栏七曲八拐地将人一直分割到庙门前。原计划让儿子坐缆车到上山时的路上等我们,我们原路返回与他汇合后再一同下山,不料儿子把队都快排到跟前了,我才从西峰索道的介绍中发现,西峰索道的下站并不在我们上山时的路上,而是远远地通到了黄甫峪。没办法,问清了下山后怎么才能到荣军医院后,我去排队给儿子买了票,将儿子送到乘缆车的洞内。从洞内出来,打开手机与妻子联系,她说已经离开南峰马上就到西峰了,知道我还没有离开西峰索道后,便让我就地等她。我给了她具体汇合地点后,立即又关了手机。约半个小时,妻子红光满面地下来了,我给她竖起了大拇指,正要给个拥抱,她立即闪开说:鸡皮疙瘩,鸡皮疙瘩。
    上山时光线不好没有照几张像,现在该补回来了,我们便走走照照地原路下山,直向北峰。走完北峰,仍然是要原路下行的,却走错了路,阴差阳错地走到了“智取华山”路上。也好,陈抟与赵匡胤下棋的地方、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都没有去,“智取华山路”再不走就太没有人情了。再说,踏着英雄的足迹走一遍,也是一种有意义的体验啊。下山路上,人竟比前一天晚上少了几倍,而“智取华山”路上几乎没几个人,我知道,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乘缆车下山了的缘故。自古华山一条路,大约就指的这条路了,但“一”已经成为过去。而这时,我们也累得够呛了,与我们先前笑话过的人一样,也开始用屁股带动腿,也开始倒退着下台阶,呈现出了不太明显的僵尸状。到了北峰索道下站,我们也就不敢逞能了,坐了旅游车下山。
   到了荣军医院,给手机插上飞毛腿,赶紧与堂弟联系,回了蒲城的堂弟还没有回来。我们因为累了一夜半天,需要的是休息,就不等他了,便驱车直回西安。我在车上提议,去夫水街转一圈,看看父母儿时经常去的这个镇子,顺便就将午饭在那儿吃了,也许还能吃上奶奶在世时常提说的脆皮油糕,或一提掉串串的油囵。奈何当司机的妻子嫌不在路边,便没有去。后来车开到华县城南的路边店,一人吃了一碗面了事。一路上,妻子困了我开,我困了妻子开,还把车停到路边树荫下迷了几分钟。回到西安家中已经19时,三人洗了澡,打开了两瓶啤酒对喝……。
   这次爬华山,许多地方都没有去,原因在于准备不充分,连张地图都没有买。但收获还是挺大,尤其儿子,差700来米就达东峰顶了。所有的惊喜与遗憾,留待以后再行品味和圆满罢,毕竟已成有车一族了。   

                     三

  五岳之中,华山最险,今登临方知果然。

  远观山势,层峦而叠嶂,峰尖而沟深,一个个山峰如冲翠而出,白花花刺向蓝天??茨巧叫?,壁立如仞,似刀砍斧劈一般挺拔。放眼远处,植被明显茂密多样些,山势相对低矮平缓些,映衬之下,华山五峰就显得十分突兀,如鹤立鸡群一般高傲了。但它不管怎样的特别,也是秦岭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可它为什么要脱离队伍呢?大约是来打前锋的吧,但却被渭河挡住了脚步,再不能北上。也许是受了秦岭与黄土高原的挤压,才冒得这么高挑。又受雨水冲刷,多余的物件被渭河带走了,日久随细了腰身,陡了体形,成就为目前的模样儿——有势扎,有奇出,有险冒,叫世人叹为观止。

  爬上山来,身临其境,则是另一番感受。在终南山的许多地方,只能算着走山,到了华山却见许多人买了手套,先还奇怪着,于陡峭处见众人真的手脚并用地爬了起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据说华山有9000多个台阶,且超过45坡度者不在少数,“爬山”在这里自然名符其实了。擦耳崖就如其名称一样,崖壁好似一块巨大的卧石,石侧垂直度超过90,且开凿出的台阶路仅勉强二人并行,人一多靠石崖的一侧一不小心耳朵就真的会擦到崖壁。我们没有爬成千尺幢、百尺峡,不知它们究竟有多么险峻,要我说,近看最险的,不定是什么千尺幢、百尺峡,而是那些人为的天梯、长空栈道、鹞子翻身;远看最险的,不是什么智取华山路,而是苍龙岭。苍龙岭就如翼龙的脊背,孤突而起,两面皆是悬崖,而石道就开在这脊椎上,身处其中大有如临深渊的感觉。当山风一阵阵吹来后,我居然怀疑自己的脚能否站稳,担心一松手就会被吹下山去,赶紧抓紧了铁链。由此设想,下山时要是穿上翼衣或架个滑翔伞,一纵身滑翔而下,那就更刺激了。长空栈道没有去我不遗憾,它毕竟是人为景观,遗憾的是没有去鹞子翻身,据说其险让鹞子飞到此处都被风吹得翻了身,奈何人到这里会是什么感受。北峰应该是我们参观的最全的一峰,石门、石道、崖刻、天梯、庙宇,都走了个遍,奇特而美丽,美丽而壮观。北峰有一巨大鱼形石,鱼嘴内可站十人不挤,巧夺天工,大气无比。而智取华山路则更像是羊肠小道,只不过这些小道不但要横穿、斜穿,甚至还要直穿,好在有栏杆铁链护路,就不似当年八勇士上山时那般艰险了。

  《山海经》云: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说明华山之险,早已为古人所认知?;揭廊皇堑蹦甑幕?,但时代不是当年的时代了,政府将华山已改造得容易攀爬多了?;揭膊辉偈鞘裁闯ブ?、修道之地,而是老百姓的休闲旅游之地。只是远看着险峻,以为不可登攀的华山,近爬只需仔细,即可一步一高,若精力旺盛,达顶并不是难事。只是上山花了六七个小时,下山怎么三四个小时就搞定了,且上时有力量下时已无气力,概因下坡路比上坡路好走啊。

  人生何尝不像爬华山。
                                                                                

苍龙岭

一棵松

擦耳崖

智取华山路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