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回廊
来源:作者:落叶知秋时间:2014-09-22热度:0次
人生的回廊
刘昀
面对春天,我们总会有许多幻想,比如嫩绿的秧苗,仿佛触摸到沉甸甸的稻子;含苞的花蕊,便能感受累累果实;还有那些泛青的树枝,很容易想象如蝶儿般纷飞的落叶——生命的花开花落演绎我们人生太多的风景,清晰了,也就模糊了,笑了,也就哭了!真可谓“世事沧桑如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花落满回廊,依然透骨生香?!庇谑窍肫鹪瓮婀幕葡啥?,在思维里沉淀日久,回想洞口前弧形的走廊,或者直上山顶高悬的天梯,如穿越人生梦幻般的回廊——
一
的确是一个春天极好的日子,陪伴省城一行朋友,聊及周边景点,大都意欲钟祥的黄仙洞。本来在邻县京山一次开心的野味午宴,于是趁着兴致,驱车从京山城区出发,一路春光,不一会便到了“黄仙洞风景区”牌坊前。接着便是九曲回肠般的通山之路,好在新建的水泥路面,我们才向着黄仙洞的方向曲折而行。
大约一个多时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座座山峦青翠叠嶂,这里是大洪山风景区,黄仙洞的黄仙山就在其中。诺大的停车场显得空荡荡的,旁边一排杂货店春风满面亲睐每一位游人。很快地,水、绿茶和酸梅、以及黄仙洞文字解图和画册之类纷纷上来,但无论迎合怎样的心情,终究必须是按人头点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迂回仅容一人且凭票通过的栏杆入口。抬步数阶石级,随行于羊肠小道,过一溪涧小桥,然后就到了洞口前的走廊。
同伴们陆续进洞,我大约是从洞口又折回的,徘徊于那条从溪桥至洞门之间造型别致的走廊,感受一些被绿茵渲染的情调。这无非人工创意为洞门的装饰,而此时,正值午后阳光的照耀,勾勒出一道独特的风景,平添了入洞前最初的印象。
黄仙洞,位于大洪山脉之南麓,座落在钟祥境内,又称黄金洞,“洞之山为黄仙山,相传黄石公憩此,故名?!蹦壳耙烟矫鞫闯?200米, 最宽处达100米, 最狭处不足2米, 洞中有洞,洞洞有山,洞洞有谷,气势雄伟,景象万千,游人进洞如入迷宫一般。蔚为奇观的是“喀斯特地貌”,又称“海子地形”,当地人叫千丘畈,面积达1800平方米,海子地形中,微型景观不计其数。
黄仙洞以大、奇、美著称,源自春秋战国,就有不少墨客画士常来这里观赏抒怀,探幽访古,而对于我这样的俗人,除了一些好奇,是否还能凭空丢下一些多余的感叹?品味走廊两根门柱上撰写的“红尘飞不到,安能晤黄仙?”这是清代文人刘树声关于黄仙洞的诗句,突然联想到在一个孤寂的夜晚,一位年愈半百的诗人坐在落瑛缤纷的小院中回首往事!曾经的初恋、曾经的失恋、回想逝去的亲人、朋友……心中丝丝凉意!他虽哀不怨!因为他明白人生就是如此!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细嗅那落红的芬芳也令是一番滋味!
想象从走廊入口起步,到出口的数级铁架天梯,则是人们创意 “只差一步便登入天堂”的良好愿望,而人生却要经历多么漫长却又如此短暂的迷途。也许黄仙洞,不仅赋予我们一路无可奈何的幻想,而且也诠释了人生梦想的归宿。这些印象,即便置身“洞中仙景”,又能找到怎样的答案?
二
进入洞口,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抬头仰望洞口呈拱形,宽约20米,高约30米,虽然光线可从洞口射进达百余米,但明显阴暗了许多,可左边石壁上“天下第一洞”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再往洞的深处,前行的脚步似乎身不由己,黑暗吞食着五颜六色的霓光,甚至思维,甚至身体的温度。我们仿佛远离了红尘,迷离的身影与洞中景致交织在一起,小泉“哗哗”的流水,淹没了我们蹒跚的脚步声,以一种生命的召唤纠葛于这类似地狱之下的生灵。深不可测的黑龙潭,承载了怎样的欢乐与忧伤,究竟还能容纳我们多少情感?我想,无论人间,或者地狱,同样充满了生命的冲动与魅力,这不能不说是黄仙洞留给我们难以理喻的奇迹。
诚然,洞内太多的景点是我们应接不暇的,如:济公仰天、云天飞瀑、石将军把关、忠狗牧羊、少女攻读等等,无非密布怪石,林立钏乳石,姿态奇异罢了,我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解读,但导游的一些传说,还是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比如,“黄仙华盖”和“罪蟾拜佛”,这两处的石钟乳十分形象,华盖和罪蟾的样子活灵活现。传说黄仙精心炼丹,玉帝奖给他一顶华盖,叫小金蟾给他送去,可是贪婪的小金蟾私自将华盖藏在这里,后来被玉帝发现,就把他五花大绑,让他跪在佛前,忏悔着自己的罪过。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真实与虚构,都成为我们身边的传说与神话。黄仙洞内每一处景点,凭借其逼真的形象,人为地塑造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牵强附会地刻画出人生的缩影,我不得不佩服人的聪明才智与丰富的想象力。
“人生不满百,?;城暧恰薄N颐亲茉诳桃庑奘巫约旱牟铰?,以一种理智执着追寻人生的价值,但仕途奔波,世事沧桑,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些阿谀奉承、攀炎附势——让人生在欲望的屈辱中苟延残喘。而置身黄仙洞,无论精彩与平凡,许多意愿都那么虚无飘渺,即便仰天长啸,又怎奈落花流水!终究我们一样会风过留痕、燕过留声。
三
顺着山势,我们继续前行。来到半山腰,我见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沧海桑田”。 “桑田”何时为“沧?!?, “沧?!?nbsp;何时变“桑田”?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力量所致,我只能体会到“世事多变,人生无?!钡恼嬲?。眼前的“桑田”,就像我们种稻谷的梯田,一道道石坝,就像一道道田埂。石坝下面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石池,它们彼此紧紧挨着,层层叠叠,每个石池里的水都向外溢,水气轻轻地漂浮在空中,形成一层薄薄的白雾,在灯光的照射下,如梦如幻。
从小生长在农村,对“桑田”的情感不言而喻,在泥地里成长,在泥土里奔忙,在泥土里,父辈们把我们高高托起——,无论怎样的历程,我们在岁月里,经受人生的涅槃,无怨无悔,血脉始终与泥土紧紧相连。面对“沧海桑田”,我努力寻找曾经的自己,原来那些无望的欲望与烦恼、不尽的诱惑与沦陷,早已迫使一颗负重的心渐渐驱于平淡。人生只似风前絮,当往事渐渐远去,所有欲了未了的情愫都化茧成种,静静地等待下一个轮回。
那么,我必须道一声别!我必须一个劲的攀缘,那不着边际、触摸不定、高不可攀的登天之梯,这个过程需要勇气。我希望逃出聚散离和的转换,爱恨情仇的挣扎;我希望寻找人生新的起点。无论如何,我不能退缩,不能回头,就象我无能为力重复我的人生,也无能为力我一路走过的遗憾。
当我走出山洞的时候,凭着栏杆,尽情敞开胸怀,放眼真实的天空,或者天空下古老的村庄,以及村庄里散发出的桃李芬芳。我突然发现身悬半空,脚下是便是深渊。其实早该懂得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险象环生,但我们坚信了,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带着坚强与执着。
四
出口直下,便通向山下的农家,农家整洁、朴素,旁边简陋的棚子,很适合我们小憩闲聊。一边的木架上摆放着干菇之类的山货,还有一些木制小件,精美极了,让人爱不释手。显然这是为游客花销准备的引诱,而今山里人的纯朴也沾染了世俗风尘,几辆摩的讨价还价的铜腥味,就足以让我们毅然决然翻山的决心。这只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同伴们意
犹未尽,心系世外桃源——娘娘寨。
顺着另一条山路,不一会就到了娘娘寨的围墙边,围墙呈城墙般建筑,一道高高的拱门,大概就是寨门了,寨门上方正中黑底白字“娘娘寨”。登上“城墙”,空气格外清新,视野也相对开阔,但见娘娘寨四面绝壁合围,奇花异草漫山遍野,成片的古银杏群落,葱绿的高山云雾茶园——满目青翠欲滴,无端地撩人心动。
一直被视为神秘的人口不变村落的娘娘寨,总人口128人,31户,其核心聚落村域——水没坪,住户21家,人口78人,地处水没平盆地东边山麓脚下,呈一字排列,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传说水没坪为黄仙洞进水口,此地原为四面环山的一处湖泊,相传《封神榜》中的广成子曾在湖边成子寨中修炼。为躲避战乱,黎民百姓常到此避难,逐渐形成一村落。后来,村中迁进一恶霸,自称“黄华在子”,纠集了几个狐朋狗友驾着村中唯一的一艘大船,四处打家劫舍,为害邻里。村民们十分恼怒,自发组织起来捉拿“黄华天子”,但“黄华天子”驾船躲到了湖中央,村民们无可奈何,于是求广成子命穿山甲穿透了黄仙洞,引干了湖水,抓住了“黄华天子”。湖水引干后,现出了一块适宜耕作的平地,故名水没坪。传说观音娘娘曾落祥动于此;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位夫人,曾领兵在此激战隋军;唐玄宗杨贵妃同族家门曾避乱于此;为了纪念一位新婚娘子的诚挚爱情,娘娘寨因此而名。
无论怎么说,这些优美动人的传说和水没坪现存的遗址,以及古老的房子,都为这个“最适宜人类生存的世外桃源”披上神秘的面纱——
黄仙洞,留给我们人生辗转反侧的回想,就象萦绕在人生回廊的一个梦!
(天门市国土资源局)
2011年4月27日黄仙洞之行
2014年4月26日定稿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