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父亲的听力越来越不好了,过去因经济的原因,始终没有配备助听器。近几年,我与兄弟们一是因粗心,更主要的是因从小习惯了父亲的听力不好,并没有想起改善听力或是治疗这等事情,就是习惯成自然吧,觉得父亲一直是这样的,不必去改变什么。但是,父亲说,现在没事了,该享享福了,要改善一下听力。他说,一聋三分傻,听不见就像傻子一样。于是,去年的冬天,父亲与母亲一起来菏泽了,我带他们去配的助听器,2700元配了一个。我要拿钱时,他说什么也不肯,他说他有钱,刚发的工资,不等我们再侃侃价格,就把钱交了。当母亲埋怨父亲多花一百元钱的时候,父亲却说:人家已经给你打了六折,你还砍价,人家做生意干啥的?你不能不让人家赚一点钱???
配了助听器的父亲非常开心,他说,别人说话也听得清楚了,平时打牌也不那么费力了。原来总是听不清,始终用心记帐记牌,累得头晕。我也很开心,父亲终于能与人正常交流了。再不似过去,你说西,他答东,闹出许多笑话?;褂校蛭Σ缓?,很多事情父亲不愿近前,都要避开躲开,人也变得孤僻许多。也苦了母亲,所有事情都要靠母亲了,母亲是不似人家那般泼辣的,只是现实逼着她去坚强而已。仔细想想,那时生活虽然困苦,我们却生活在无忧无虑中,父母从不把困难困苦告诉我们,是父母,一直用他们并不强大的翅膀为我们姐弟几个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是的,现在生活好了,父母应该享享福了。
谁知好景不长,只用了两三个月的功夫,助听器不知被父亲丢在了哪里?母亲说,家人把父亲去过的地方反复找了好多遍,怎么也找不到。我说,那就别找了,再买个吧。母亲有些心疼,说那么贵。父亲虽然也心疼,但还是决定再买一个。这次父亲说不要那么贵的了,要便宜一些的,丢了也不心疼。于是要了个1600的,我怕他再丢,于是给他要了个机套,然后用别针连在衣服上,这样我觉得就稳固了,大概父亲也觉得十分安全,所以在一次收拾厨房和柴禾的时候,他仍然在胸前挂着,待想起来的时候,耳机又是不见了。这次父亲真心疼了,这个,才买了月余。所以在我说再买个时,父亲很坚决的说,不要了,总丢。
我当时想,不要就不要吧?这等丢法,如何能戴? 父亲总是这样,一辈子不太会操心。只会防护吃过的亏,不会预防未经历的有可能发生的麻烦。我虽没说出,心里也有些怪父亲不小心的。
可是隔了两天我再回家,忽然发现父亲更憔悴了,虽然只是匆匆的一瞥。那时,我已发动了车子要走,父亲走过来送我,我滑下玻璃与父母再见时,匆匆的一瞥,忽然发现了父亲的苍老。我心里一震:什么时候岁月染白了父亲的鬓角?什么时候艰辛刻深了父亲的皱纹 ?想起我第一天去上学,父亲送我,那时父亲多么年轻?。?nbsp;我立马决定,再给父亲买一个。春节了,见人多,我想让父亲能与人轻轻松松的交流。这是父亲的一个多么小的愿望??!又是让父亲衡量享福没享福的标准,我能做到,我为什么不去做?!我们还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紧要的是,我要帮父亲想办法怎么能戴的时间长一些。母亲说,用绳子拴住,套脖子上,这样就不会丢了。母亲认为,是别针不牢固,一碰才会掉的。但是套脖子上哪如摘下来放进盒子里,干完活再戴上安全?小心些,保护好一些,就不会丢了。再者,即使丢了,再买一个,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