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杨云霞
杨云霞,一九四六年农历二月十六号生于灵宝市阳店镇南宋(营里)村。因幼时长相俊秀、不怯生露怕,很得大家垂怜。稍长,入学习课,识文习字、算术绘图,悉为同龄优异者。可出身“富农”,其人、其家,做人、做事处处受置,时代,把一个聪慧活泼的丫头,装扮成一个"喜、怒不行于色,情、意不流于声”的“老大人”。
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到邻村下磑。从此,母亲勤俭持家四十五年。在内,她相夫教子、吃穿洗涮,无所不能;在外,锄耕耧播。扬场撒粪,无活不干。
改革开放后,母亲支持父亲‘停薪留职’,从事长途运输。因日夜忧虑家人安危,她信仰‘道教’。母亲对‘道’的虔诚。博得好评。
母亲很知足!常欣慰:嫁给一个好丈夫!一辈子,经济上不受困窘。生了三个好儿女!他们传承父业,更上一层楼。膝下一群好孙儿!让她的岁月不知不觉溜走。
转眼,母亲花甲。她除了悉心照顾一大家子,还热心‘公众’事务。在城里,和一群老太太跳舞、唱歌、诵诗、读报..圆‘姑娘时’惟愿的梦;到村上,她关心西家打工、帮东家‘燃眉之急’。很得大家赞叹。
二零一一年五月初十,母亲匆匆别过要跟她‘百年好合’的父亲;顾不得跟儿女道别;也没回头望那些总依恋她的孙儿女。 就魂移‘奈何桥’。
母亲三年之期,儿女那份愧疚和思念只能化作文字,伴随母爱的孤帆。
务请母亲回望:老泪纵横的父亲独守您的坟头,在期待您的召唤。
女儿一直在梦里回那个有您的‘娘家’。
儿子亲送您走,您咋不回还?
您亲教十六载的长孙女对您讲:奶奶,我十九岁了,我带男朋友看您来啦!‘
三岁不到的孙儿,也被他父母亲叫着,指认奶奶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