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斯人已乘仙鹤去,此处仍留有余香

来源:作者:汪震宇时间:2015-06-12热度:0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汪汪清澈的湖水在苍翠的草坪上零星点缀。此时正值四月天,在大队团委的带领下,一大早,一行二十几人来到了位于共青城富华山耀邦陵园,我也有幸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第一次来到共青城,它似乎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到处都充满了红色的革命气息。我们的车走的是国道,很显然时速根本不如走高速快。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耀邦陵园坐西朝东,面对鄱阳湖。陵园气势宏伟,大气磅礴。下车后,我们请来了景区导游,她带着我们由陵园正门进入,那小鸟依人般的讲解显得格外清脆。在陵园正门的二个对称的门楼上,有胡耀邦手书鎏金对联晔晔生辉:心在人民原不在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乎多得少得。通过导游对这幅对联的讲解,我这才发觉胡耀邦的伟大,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只讲贡献,不思索取,历来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从陵园入口处到墓碑前,有两条弯绕的墓道,且铺有73级石阶,从导游口中得知,这象征着胡耀邦73年革命人生的曲折道路。沿阶而上,小径通幽,小路两旁长满了翠绿的松柏。胡耀邦的墓碑颇有新意,整个墓碑像一面直角三角形的旗帜,高4.43米,底边长10米。到了胡耀邦的墓前,我们为革命烈士献上花篮,并对墓碑三鞠躬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且重温了入团誓词。之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围绕胡耀邦墓由左向右转上一圈。墓碑的左后侧,立有一块巨大的山石,上有胡夫人李昭手书,全文: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在胡耀邦墓碑浮雕像的右耳方向大约30米处同样栽有一棵松树,据导游讲,那是胡耀邦女儿亲手栽种,象征着女儿正在对父亲述说着人间百态。站在胡耀邦墓碑前放眼望去,百米开外的由常绿乔木栽种而成的约有二十米见方的四个大字“耀邦陵园”触手可及。

 瞻仰完胡耀邦,我们跟着导游从左侧下山,并参观了胡耀邦纪念馆,这里详细地记录着胡耀邦的丰功伟绩。踩着纪念馆那优雅庄重、明净整洁的地面,看到那前面是悬挂的一张张相片,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句话放在这里是再合适不过。虽然胡耀邦已经死了,但他为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人民不会忘记,至少我忘不了,因为我已经把他放在了心里,在我的心里,他永远都是个“大写”的人。

 从耀邦陵园回来,正好赶上食堂吃午饭?;匚镀鹫獯蔚摹罢把鲋贰保蚁嘈?,作为当代的青年职工,我们可以继续先烈的道路,将此道路走的更高、更远。革命烈士的无畏精神世代相传,永不丢弃,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不抛弃,不放弃。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