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老家度过的,那时的家乡虽很贫穷,缺吃少穿,日子过得紧巴巴,可我的童年却有着太多的欢乐。
小时候,村里同龄的孩子多,有很多玩伴,大家经常在一起玩耍。清早的朝阳里,黄昏的余晖下,到处都是我们稚嫩的笑声和呼喊……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那时穷,买不起玩具,为了玩,男孩子会自己动手做铁环、陀螺、沙包、弹弓、木头枪,女孩子会做鸡毛毽、布娃娃。都是就地取材,玩具虽简单,却能玩出各种花样。一根织毛衣的细绳,剪一小段,头尾相接,打个结,就可以变幻出无尽的花样。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些女孩子会把绳子揣裤兜里,一下课就拿出来玩。那时候我最爱的玩具还是那个铁丝做成的复杂玩意。其实它到底叫什么我还真的不知道,只记得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摆弄成各种造型,花篮、球、草帽、葫芦、莲花、小人……
那时没有电视,夏天,天气太热,当太阳下山,夜色降临时,一群小孩就在水塘里戏水玩耍,又是扎猛子、又是翻鱼白、又是相互泼水……一个劲地疯玩,等到大人一阵阵叫骂之后才不情愿地上岸回家。晚上,村里男女老少会聚集在一块空旷的平地纳凉,大人把艾草点燃为我们驱蚊,我们躺在凉床上,听大人讲故事……我对牛郎织女的故事信以为真,七月七的夜半,偷偷起来,在门口的树下,以为能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总是对透明银盘一样的月亮有所遐想……
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田沟里网鱼,那时候没有除草剂和杀虫剂的污染,小鱼特别的多,夜间举着火把,在秧田间照黄鳝。现在吃的鱼、黄鳝根本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
冬天,堆雪人最好玩,特别是太阳一出来,积雪发黏了,堆起来非常容易。堆个半身大雪娃,系上一条红领巾,它就是个可爱的少先队员;下巴插上一缕草,它就是个尊敬的老爷爷;给它脸上捏个大鼻子,它就是个十足的美国佬。总之,雪人可以千变万化。抛雪球、打雪仗也是少不了的。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逗闹,你打我一球,我扬你一脸,一会儿全都变成了雪人。有时按倒了一个还硬要把雪团塞到人家的袄领里,吃亏者哇哇叫,胜利者哈哈笑。
提起小时候,有说不完的趣事。那个年代,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我们却能感受童年的乐趣。如今,物质生活已日益丰富,可大多孩子却感受不到童年的乐趣。曾有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当着教育部长袁贵仁的面宣读了一封自称“没有童年和童趣”的小学生来信。信中说,请郭爷爷参政议政时,一定要强烈呼吁减轻孩子的负担。言辞切切,震撼人心。为孩子减负,还孩子一个幸福童年,已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编辑: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