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周末,到老君山去玩,顺便到新津办点事。成都已经去了很多地方,千篇一律的美味,千篇一律的街道,让我的眼睛有了审美的疲劳。道观庙宇在谈笑中,也变得没有那么庄严神圣,似乎就是一张画的不好的图画,心中可以随意把它撕掉。
去老君山吧,那里是青山绿水,那里是道教名山,朋友们介绍给我这样说??銮倚陆蛴行矶嗝牢兜挠悖梢月阄颐堑奈?。我是从成雅高速公路上去的,在邓双、新津下的高速。新津县城所在地为五津镇,对于“五津”王勃的诗《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风烟望五津”之说,当时“五津”解释为蜀地的五个古渡口,但我怀疑是王勃就是指新津的“五津”,只是用它来借代蜀地。
新津的河流依然属于岷江水系。只是由于时间的变迁,岷江的主流在几条河道间变化。支流中有的是常年性自然河如西河、南河,有的是岷江的分支河如羊马河、杨柳河,以及季节性自然河龙溪河。以上诸河除季节性自然河外,都在新津五津镇东南汇合。岷江自都江堰市至新津武阳镇段,称外江。古名“皂江,又名皂里江”。这段河道流经平原,分支较多,成一网篼状,在新津武阳镇东南汇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流迁徙不定,干流也因时而易名:近至清朝,黑石河为岷江干流时有“黑石大江”之称;清末,岷江干流又转走羊马河,有“羊马之河”之称;1933年,叠溪大水后,金马河变成了岷江干流。此后,金马河一直是都江堰的主要排洪河道,是一条基本定型的岷江正流。1953年羊马河口被封以后,羊马口以上至渠道河段仍为金马河河段,故有“金马河渠首段”之称。新津就是一个水网纵横的地方,也许就有传说中的五个渡口。
从高速公路上下来,我们就沿着岷江大道而前行。外江从这里继续向西南到彭山江口镇,和内江汇合后,被真正成为岷江。再流向了乐山,与青衣江和、大渡河汇合后,便浩浩荡荡流到宜宾,进入长江。前面有去“老君山”的指路牌,就改变计划先去登老君山,然后再到新津办事。
其实老君山就在县城南边几公里,山高617米,山上有轩辕台,传说是轩辕黄帝修炼得道成仙之所,轩辕黄帝在轩黄台修炼功成,于鼎湖白日乘龙飞升,后人在此山修庙设坛祭祀轩辕黄帝,或说这是老君山又名“天社山”的缘由之一。相传山上生有仙草,食之可以长生,,助修炼,名为神草、芝草,后老子夜观天象,命名稠粳草。此山就又名稠粳山。后来相传老君曾在这里炼丹修道,所以又改称老君山。
东汉末年,张良的八世孙张道陵,也叫张陵,在离老君山不远的鹤鸣山修道,并自称是太上老君要他大力推行“正一盟威之道”。附近百姓信以为真,纷纷要求入道,并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所以,“正一盟威之道”又称为“天师道”。张道陵为了严密组织纪律,加强对教众的信仰宣传,规定教众必须交五斗米以供斋醮使用,因此,“天师道”后来又称为“五斗米教”。为了巩固天师道地盘,张道陵又把已经控制的教区,划分为二十四个传教点,以鹤鸣山为中心,依次向四面八方扩展,历史上称为“二十四治”。汉安二年(公元144年),张道陵在老君山创建“二十四治”中中八品治的第四治—“稠粳治”,“治”的意思就是传教点。据说,他还曾在老君山前右侧的插旗山悬幡降魔伏妖,为一方百姓祈福。
老君山由于是道教始祖轩辕黄帝、道教老祖老子、教祖张道陵都曾在此修炼传道,因此被誉为“道教三祖灵山”。
我今天拜访的正是这个道教三祖灵山,也许让我此行也充满了灵气,沾染了道教的荣光。过新津县永商镇,拐向西南,走不到一公里就来到了老君山的山脚下。刚登山的时候看到一种好看的花紫罗兰,我以前从没有看到过这种花,难道是传说中的皇帝服用的神草—稠粳草吗?
首先看到的是天慈宫。天慈宫占地4500平方米,正中立天慈殿,号为老君山“老子第一殿”,供奉神柱老君像,左右供奉关帝圣君和文财神铜像。据说,这尊老君像已有一千多年了。从天慈宫右边拾阶而上,看到一座汉阙式建筑,上面刻有“稠粳治”三个大字。我仿佛看到了张天师在为他的道徒传道授业解惑。
再爬上一段陡直的台阶,已经是汗流浃背了,看到了灵祖楼。灵祖楼占地260平方米,殿宇为歇山式结构,其殿宽27米,深15米,高20米。灵祖楼下是灵祖殿和财神殿,灵祖殿殿内供奉“先天御前灵祖大师”,即王灵官,他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之职,除邪去恶,主行正义,是道教的护法神。又穿过灵祖楼,又是更为陡峭的64级石阶,顶上是混元殿。殿内正中供奉混元皇帝道德天尊,左右供奉日宫天子太阳帝君、月府黄华太阴元君。
混元殿后,登上36级台阶,到八卦亭和三清殿。八卦亭重建于民国初年,是重檐八角攒尖式建筑,上有先天八卦,下有后天八卦,内供太上老君,意为天地相通、三才和谐的自然之道。太上老君坐骑青牛象征行身,八方亭有门象征老子广开法门普济众生。三清殿殿内除三尊天神外,檐廊诗文也值得一看。其中道光九年,即公元1829年,宋灏题的一幅柱联最为久远:“宝殿巍峨,一念真诚通上界;玄元启教,三尊法相训后生。”三清殿背面,是七真殿和来鹤轩,七真殿殿内供奉道教全真派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位真人。七位真人坐跨仙鹤,神情各异,栩栩如生。据载,大殿刚建成之时,就有七只仙鹤飞来,在殿宇之上回旋飞翔,久久不去。有联曰:犹龙上下天光,知老子千秋特出;七鹤回环山影,看群真一笑飞来。与七真殿相对的,是三官殿。三官殿原是三清殿后院,民国初年重修,南北二进。殿有五间,正中间供奉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他们是治理天、地、水三界的神。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叭佟庇殖啤叭?,即上元一品赐福紫薇大帝,中原二品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洞阴大帝,他们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日。历代帝王对三官都非常推崇,并规定了一些禁忌,比如唐代就规定在三元诞辰的三元节“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
在八卦亭下,还有一个岩洞,称为“名山灵洞”的老君洞。洞长丈余,宽八尺,传说早年北通青城,南通峨眉,长七百余里,不过现已填塞了。老君洞相传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聃隐居之处,也是张道陵“天师道”稠粳治的遗址。洞壁和龛额上有两幅对联:“似洞非洞,石室为洞;有门无门,道德之门?!薄芭TΤ龊?,百二河山无隐处;蚕丛来蜀道,五千文宇有传人?!卑凳玖死献有尬迩а浴兜赖戮泛?,骑青牛回蜀隐居炼丹修道于老君山的神秘和玄机。洞内还供奉有“秦四川太守创修都江堰敕封川主李冰父子、唐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剑南节度使修通济堰章仇兼琼”的牌位。李冰做为蜀地人的“川主”,完全被神话了。老君洞左前方,是慈航殿,殿内供奉道教十二金仙之慈航真人,即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慈航真人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广济众生,让我感到佛教和道教在这里有着充分的包容。
听一位老人说,这里每年农历2月15日庙会空前盛大,“举袂成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形容也不为过。因为这一天是道家老祖老子(太上老君)的诞辰,为道教重大节日。这里满台阶是人,满山是人,满眼是人,山道石台阶都只能侧身而过。
就这样简单转完了老君山,如同“囫囵吞枣”。因为还要去新津办事,还要满足尝鱼的诱惑,自己来老君山仅仅只是路过。在对青城山、鹤鸣山、天台山、青羊宫和二仙庵有过一定的了解后,老君山对我了解道教是一个补充??銮艺饫镏脖幻ⅲ跗砍渥?,我们来的时候,大雨刚停,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那是多么醉人的气息,是我一直希望处的理想环境。
2015年6月13日于新津老君山
2015年9月5日修改
(编辑:作家网)上一篇: 一袭书香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