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收获了这株灵芝!
说起这株灵芝,和我还真有些“历史渊源”呢。那是7月29日早上,我一如往常去登山晨练。我所登之山,距家5公里之遥。去时因为天色尚早,我大都是顺大路而行。而回来时,天已放亮,我就进入山林,尽享林中清新的气息和优雅静寂的环境。
我在山林中的羊肠小道行进时,路边一朵巴掌大的白色伞状物体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毫不犹豫地想——蘑菇!往常,我曾经在山林中多次采摘过蘑菇。这株“蘑菇”就在路边两米左右的一株枯树下,我就近前去采摘??傻礁耙豢矗揖袅恕饽氖鞘裁础澳⒐健??这竟是一株灵芝啊!我在此山林中穿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登山晨练),年年雨季都会采蘑菇,可却从未见过灵芝,也从没听说过谁在此山见过灵芝??!而现在,这株灵芝就在我的眼前,我岂能不感到惊奇、不感到喜出望外?
灵芝,很早就在刻印在我幼小的心灵——还是在我未入学时,就听大人讲“青蛇、白蛇”的故事。白娘子为救许仙性命,舍生忘死去盗取灵芝的壮举,曾令不谙世事的我唏嘘不已。从那时,灵芝就被我认为是可以起死回生的神丹妙药!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我也知道了人们对灵芝的作用有些夸大,但灵芝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却并没降低。一是因为“白娘子盗灵芝”的故事已经在我的心灵中根深蒂固,二是因为灵芝毕竟是罕见的植物,人们把她视为吉祥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5年,我去避暑胜地鸡公山旅游,在山林中,就看到一个采药老人采摘到的一株灵芝,我还拿在手中仔细察看,并欲出钱购买,但采药老人硬是不卖,我也就未能如愿拥有一株灵芝。
2007年,我到位于豫、秦、晋三省结合部的豫西大峡谷旅游,在一处农家院用餐时,又一次见到看灵芝。这是一株干透了的灵芝,直径在20多公分开外,通体褐色,透出一种丝绸光泽,我一见就爱不释手,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现在,那株灵芝还摆放在我的博古架上,来访的朋友也总会取下认真观赏、把玩。
我仔细观看了出现在眼前的这株灵芝,她呈不规则的椭圆形,牙白色,自内至外显现出一圈圈环装细纹,我用手丈量了一下,她长10余公分,宽近10公分。从其颜色看,我知道她正处于生长初期。对于处在这个时期的灵芝,我是不忍采摘的。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宁肯不要,也不破坏生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采撷那不成熟的生物。但,我更是不忍放弃!于是,我就用几块石头将其围起,并在其上薄薄地覆盖了一层树枝。
来到家中,我立即上网搜索有关灵芝的知识——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成长期40--50天……
在其后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来此“拜谒”这株灵芝,她也像一个孩子,模样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渐由白色转浅黄色,由黄色转为红褐色,菌盖边缘的白色逐渐消失,边缘变红,菌盖开始革质化……每次我离开她时,都会把树枝重新覆盖好,以保持其隐蔽性。
一天,当我去看望这株灵芝时,在距其数米处,发现所覆盖的树枝移位到一米之外,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我的灵芝被人采摘走了!可当我来到跟前,却见灵芝依然如常,我才静下心来。我仔细地想了一下,树枝移位不外是两种原因,一是风吹所致,二是羊将其踢开。我又一次小心翼翼地将树枝覆盖好,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对于这株灵芝,我是关爱备至的,几乎是扳着指头计算着其生长期的。我既怕她被人采摘,又不想“夹生”采摘。直到今天,无论是按照生长天数,还是按照资料介绍的成熟状貌,我都认为她已经成熟,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将其采摘,使其真正归我所有了!
从最初的邂逅这株灵芝,到最后的收获,我和这株灵芝还真有了感情呢!
2015年9月19日于莫测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