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升级中

您的位置:首页/会员原创/散文

开在童年的红花草

来源:作者:熊志忠时间:2015-09-18热度:0

开在童年的红花草

小时候,老家乡下四月的田野中,最蔚为壮观、最令人惊艳的一道风景线,应该是一片片盛开的红花草了。

红花草是通俗的叫法,村民们还称它草子,其实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紫云英。红花草是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在老家就流传有“塘泥泥豆红花草,农家做田三件宝”这句谚语。上世纪80年代前,在老家农村每年都会种植。每当晚稻收割前15-20天(即水稻“勾头期”),村里的稻田便全部撒上红花草种,不出几天,倔强的红花草就从稻茎周围,争先恐后地破土发芽,晚稻收割后田野里茸茸嫩嫩的青绿一片,乡村的田野绿意盎然。

红花草刚长出时,两根叶茎纤细有如发丝,托起两片圆圆的、薄薄的如黄豆粒一样大小的叶子,像一个弱不禁风的少女,让人心生怜悯,更感担心。担心她在雨不止、雪不停、霜不断的寒冷天气中能不能存活、长大?

其实担心是多余的,红花草有超强的生命力,在寒冷的天气,她依然生、依然长,待气候捎一转暖,更是像吃了激素似的开始疯长,生怕辜负种田人的期盼,生怕愧对春天的暖意。

三月的乡村风和日丽,铺天盖地的红花草,开着一朵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小伙子举着一支支小火把,又似少女撑着一把把红色小伞,乡村大地成了花的海洋,让人感受着早春的暖意。

到了四月,红花草就进入了“花事”最盛的时期,此时,远方的赶蜂人来了。养蜂人是最善于赶季节的,往往在清明前后,就肩挑车载地搬来了大批蜂箱,堆放在村前宅后的场圃或田埂滩上,放蜂采蜜。田野立即热闹了起来,成千上万的蜜蜂,飞向花儿朵朵的红花草,空气中充盈着嗡嗡的蜂声。这个季节,就是孩提时最幸福的时光了,我和伙伴们在长满红花草的田地奔跑、跳跃、玩打仗、捉迷藏、捏蜻蜓、扑蝴蝶……累了就躺着,仰卧和翻滚,无妨,厚厚的红花草为垫,只是把衣服染成了片片迷彩。

庄稼人对红花草是厚爱有加,红花草虽然是草,庄稼人可从不把红花草看作草,而是当作了宝。在老家农村种红花草只是用来养田的,不会用于其他目的,这是村里不成文的规矩,且代代相传。小时候我打过猪草,但从不敢去拨一根红花草。小时候我也放过牛,但没有让牛去吃过红花草。村里人也知道红花草是喂养牲口的上好饲料,但从不用红花草去喂鸡、喂鸭、喂猪,甚至吝啬得连为土地辛劳一生的牛也不舍得让吃上一口。记得父亲犁田时,总会给牛戴上竹蔑口罩,牛在犁田时眼睁睁看着绿油油的红花草,馋得是直流口水。

 红花草没有辜负庄稼人的厚爱,它以绿色点缀大地,以红花装扮自然,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给贫瘠的土地以营养,给贫血的泥土以滋补,这种知恩图报甘愿献身土地的精神让大地感动,让庄稼人肃然起敬。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耕作方式改变后,绿色植物肥已被化肥取代,农田也再没有休闲之时,于是,我们今天已很难再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花草了,即使有,也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分布于广袤的田野中,让人欣喜于传统耕作进步的同时,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编辑:作家网)

上一篇: 父亲的语录

下一篇: 父亲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