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去湘西参加“百名作家看常德”文学采风活动,中途转道去了一趟黄州。
我最早知道黄州,并不是因为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而是缘于《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某日,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王没在家。见其书案上写了两句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认为不妥,西风喻秋风,黄花指菊花,而菊花耐寒,花瓣是吹不落的。于是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蓖醢彩乩纯吹胶蟛⑽唇馐?。不久,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值深秋,一夜西风过后,闷闷不乐的苏东坡邀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却见菊花纷纷落瓣,遍地金黄,不禁目瞪口呆,方知菊花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的。
那天下午,漫天乌云舒卷,风雨断断续续。我在当地朋友的陪伴下,驱车直奔黄州赤壁。据说苏东坡乘船到黄州报到时就是从那儿上岸的,他一生的得意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也都是在那儿完成的。我想,此行也许能看到那遍地的金黄吧!
“黄州赤壁”亦称“东坡赤壁”、“文赤壁”,位于黄州的赤壁矶。我原以为,这儿就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应该是江水浩荡、赤峰壁立的险峻之地。到后方知误会。此地既不见群山,又不见长江,所谓的赤壁不过是一座高不足百米的山丘,山丘南面有类似城墙模样的赤岩峭壁,岩上雕刻着绿底白色“赤壁”二字。岩下有水塘不过二亩,靠近赤壁的水面卧着一只白石巨龟。当地传闻,此龟乃神物,无论水深水浅,龟甲一直露于水面之上,从未淹没过。我当然不信。那石龟看上去不下千斤,水下若无机关怎么可能浮的起来?朋友说,其实,赤壁古战场究竟是不是在这里是有争论的,因为在苏东坡生活的年代及以前,长江尚流经此地,后来几经改道南移了。他列举苏东坡的诗词为证:“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停了一下又说,也许赤壁之战真就发生在这里。我嘴上“嗯”着以示应答,心里却并不认可他的说法。专家考证的赤壁古战场位于黄州西南的赤壁市,那儿江阔水深,群山连绵,且有众多三国遗迹,应该比较靠谱。再说黄州离赤壁并不远,那些关于三国的诗词是不是苏东坡到赤壁游玩后回到黄州作的亦未可知。苏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文学家,又在楚地为官四五年,不大可能搞错。
从北门进入景区不远,有一个不足半亩的水池,叫“泛舟池”,朋友说这就是苏轼当年酹江邀月泛舟作赋之地。我呵呵一笑说,这巴掌大个水池能泛什么舟?漂个小纸船还差不多。朋友正色道,不是哦!当年这里是一片汪洋的,你看,那边石壁上还有江水冲刷的痕迹。我近前仔细看了看。我不懂地质学,没看出跟别的石壁有什么不同。水池东面是广场,在一株青松下面耸立着一尊高大的白色立身石像,那就是苏东坡的塑像。他峨冠博带,美髯飘胸,倒背双手,举步欲行,看上去栩栩如生。我过去给这位大文豪鞠了个躬,瞻仰了足有一盏茶的工夫。细雨打湿眼镜,心中波翻浪涌,似有很多话想说,很多问题想问,最终却默念着他的诗词恍惚离去。
步入“二赋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一块大木壁,上面刻着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字为清代文人程之桢所书。绕到木壁背面,其上刻着后《赤壁赋》,字是近代书法家李开所写。因为对二赋早已烂熟,并未认真观看。值得一提的倒是这座土木结构的建筑,里面没有任何照明设备,只在房顶开有四个对称的天窗取光。我问朋友,晚上怎么办呢?朋友笑答,不知道,也许晚上根本不会有人来,要有,那就只好打手电筒或是点蜡烛了。
东坡赤壁最重要的景点当属赤壁矶头的“坡仙亭”。亭内墙壁上镶有苏东坡的石刻坐像,有近三十幅历代名人的书画碑刻,其中苏东坡的作品就占了一半。特别是他的画刻,从构图到技法都颇为怪异。比如那幅梅花图,梅枝梢头的月亮让人费猜。我们通常所见的有月亮的画作,要么残月如钩,要么满月如盘,而这幅画上的月亮却是用白线条画一个圆圈,圈内沿底边画着一个状如镰刀的上弯月,白下黑上,黑多白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画月亮的。但凡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苏东坡画的这个月亮有什么含义呢?我想,依他当时的情形,由湖州太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员降职为县武装部副部长,连降三级,他心中肯定是愤愤不平的。那么,这个月亮的含义是不是暗喻朝中黑白颠倒,正不压邪呢?
其实,最让我感兴趣的并非那些名人的诗词字画,而是景区里的一树一塔。树是紫薇树,当地人也叫它“痒痒树”,用手指挠其树干,全树的叶子都会簌簌抖动。我过去在不同部位挠了一阵子,紫薇像一位阳光女孩,矜持地夹紧双臂,扭动着身体,咯咯地笑个不停,忧郁的心情顿觉开朗。塔是“字葬塔”,又叫“石字葬”。朋友说,此地流传着四个不能,即不能用脚踩写有字迹的纸张,不能把书籍当枕头,不能用带字的纸当便纸,不能随便焚烧有文字的废纸,需要焚烧的有文字的废纸,要在太阳落山时交给和尚,由和尚放到“字葬塔”内焚烧。否则就是糟蹋圣贤,要遭报应的。可见当地百姓对文化的重视。
东坡赤壁景区不大,游览下来用了不到俩小时。从景区东大门出来,回身逡视。我突然想起,此行本是来寻找落瓣菊花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个“西风吹落满地金”的情景。然而整个景区看完了,我竟然没发现一株菊花。